课程思政融入英语课堂 线上教学凝聚战疫力量

2020-09-04 阅读次数:
编辑:基础部
     《大学英语》课程是高等院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必修的通识教育基础课程,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课堂,既能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既能赋予思想政治教育以鲜活的生命力,又能丰富英语课程本身的内涵。
当下,振兴本科教育被提到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的地位。要着力培养全球视野,核心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中提到:教师不能只传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
大学外语教学部始终坚持四个相统一:教书与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与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我们的教学目标是把同学们培养有中国情怀,会讲中国故事,能与世界沟通的人才,不是把学生变成外国人,而是有国际视野的爱国青年。培养更多能在国际组织中胜任岗位要求的新一代年轻人。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材中中国元素的体现,将跨文化元素融入单元内容,注重语言基本功的培养,合理控制难度。
      大学外语教学部的孙博老师分享上课经验:为了将课程思政有效的融入线上课堂,我分别从教学设计、师生互动入手,充分结合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时效性。例如:COVID-19期间的语言服务:美国与中国的外交交锋。肯尼迪的经典演说,No Man Is an Island you‘ll never walk alone 等,这些是提倡同学们要有同情心;人生没有彩排,教师育人的过程也是难以预料的,身为教师,我需要善于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从细小处着手,启发学生。同时还会有一些精彩演讲分享给大家,例如“奥普拉在南加州大学2018年毕业典礼上的演讲“,这样既可以锻炼听力也可以培养大家正确的价值观。

      孙博老师讲到她的座右铭是杨周翰先生说的:”研究外国文学的中国人,尤其要有一个中国人的灵魂。“我认为只有人文学科能够培养出有想象力,善解人意,情商又高的领导者,他们将会对错综复杂,纷争不断的形式做出反应并负起责任。课下我也会分享一些优秀的纪录片以及杂志,例如:国家地理杂志推出的China Reader,BBC与我国合作的Chinese New Year,奥巴马首部纪录片”美国工厂“等,引导学生切身体会、用心感受,讲好中国故事,做好中西方沟通桥梁。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我们全面开展新学期线上教学,疫情下,云端上,师生相距千里之遥,课堂分成屏幕内外,关于家国、关于生命、关于责任、关于感恩……课上我也会介绍最新实时的全国疫情动态,精心挑选了我国抗击疫情相关的英语新闻,鼓励学生关心国家时政热点,关注在特定时期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政策、方针以及国外时事。让同学们可以用英语讲述战“疫”的中国故事,用英语发出战“疫”的中国声音,提炼传递“必胜”的信心和力量。

      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英语课上将爱国主义情怀融入英语教学,将立德树人作为英语教学的中心环节,既重视英语知识的传授与专业技能的培养,又注重正确的思想引导和价值观塑造。特殊时期的线上教学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英语教学的全过程,润物无声、如盐入味,传递爱与关怀,凝聚师生战“疫”力量,为疫情防控做出应有贡献,为莘莘学子奉献爱心,坚守初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