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厚德守正求是创新

信息公开

第一次教职工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时间:2014-11-08点击:编辑:院长办公室
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
努力开创光电信息学院工作新局面
——在第一次教职工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各位来宾、同志们:
下面,我代表学院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近三年工作回顾与体会
2008—2010年,历经“管理年”、“和谐校园建设年”、“科学发展年”三个主题年建设,在学院董事会的正确领导下,广大师生员工紧密团结在学院领导班子周围,和衷共济,开拓进取,各项发展建设突飞猛进,教育教学成果喜人,办学水平与办学效益逐年提高,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目前,我院已经形成了以下几点优势:一是学科专业优势:我院现有28个本科专业,其中17个为理工科专业,专业类别在省内独立学院中屈指可数;二是办学体制和机制优势:体制上,我院属于民营民办性质,实行董事会领导下院长负责制,由学院领导分工负责民主决策;机制上,实行全员聘用制、薪酬激励机制、考核奖惩机制、师资队伍学源机制、岗位责任机制、优胜劣汰机制、产学研联动机制等符合独立学院自身特色的运行机制;三是师资队伍优势:目前,我院师资队伍呈现院士引领、博士生导师学科专业带头、教授(副教授)充当骨干力量、青年教师队伍不断成熟的良好态势;四是教学质量优势:考研率连年攀升,参加全国及全省大赛获奖次数及档次不断提高,社会认可度不断上升,在“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中从第80名逐步上升到第27名;五是规模结构优势:几年来,集团先后在基础设施及实验室建设等方面投资6亿多元,校园占地面积20多万平米,建筑面积18万平米,在校生从2001年的500多人发展到现在8300多人,员工从最初不足100人发展到现在近700人。多年来,学院先后被上级单位授予“长春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吉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先进集体”“长春市防火工作先进单位”、“长春市高校舆情信息工作先进单位”、“长春市军警民共建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在长春市高校工委组织的“高校文明杯”竞赛评比活动中获得多项荣誉。2009年,学院顺利通过了学士学位授予权评估;同年,学院被吉林省孔子学会授予全省高校首家国学教育基地。
下面我从以下几方面回顾一下近年来的主要工作:
(一)教育教学工作成效明显,科研工作取得较大进步
根据人才市场变化情况,不断深化教学体制改革,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牢牢把握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切合实际调整专业设置、招生结构、课程体系、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结构等,贴近市场办学,教学质量与办学效益逐年稳步提升。
明确学科专业发展方向,优化专业布局,初步形成了以理工科为主,工、理、经、文、管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修订完善了2009版专业培养方案;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核心,贯彻落实《青年教师导师制》,先后组织了“青年教师讲课比赛”、“青年教师讲课标兵评比”、“优秀教学团队”评比等活动;成功组织了三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有力地推动了青年教师个人能力的提升;先后评选出4个院级优秀教学团队;   名专职专任教师被授予院“青年教师讲课标兵”荣誉称号;创办《光电教学与研究》内刊,搭建展示教育教学成果的平台;科学制定课程建设规划,组织开展精品课程、优秀课程评选活动,学院现有省级精品课1门、省级优秀课13门、院级精品课3门、院级优秀课33门;将实践教学改革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加大对实验室建设投入力度,先后建设实验室60多个、校内实习实训基地6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60多个;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推动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三年来,我院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设计大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GMC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CCTV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吉林省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全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吉林省大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大赛、吉林省高校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长春市首届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各项比赛中均获得了骄人成绩;大力倡导因材施教,探索分层次教学改革,促进不同层面的学生的能力素质均有较大提高;几年来,我院累计向社会输送优秀毕业生7200多人,其中602人考取了先后考取“985”、“211”工程院校及其他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攻读硕士学位,历年平均考研率达8.4%,位居省内独立学院前列;加强教材建设,结合学院特点,我院教师先后出版教材29部,编写学生实验指导教材41本;始终视教学质量为学院发展的生命线,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完善制度建设,修订《教学管理制度汇编》,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了运行管理。
坚持产学研互动发展,成立专门的科研产业管理机构,积极推进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工作,努力为吉林经济社会发展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做贡献。近三年,我院教师独立主持和承担省级自然科学类项目18项、省级社会科学类项目3项;省级教研课题12项,其中在研4项(2项为省级重点),已结题并完成省级鉴定教研项目8项,此外还有校内立项教研课题30项;目前到位科研经费合计19万元;荣获省级教研规划课题奖12项;在研省级以上横向科研项目3项;与多家省内大中型企业开展科研合作项目,初步形成了产学研结合创新的格局。通过科研工作的开展,提升了教师教学水平,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同时,学院高度重视教学研究与改革对教学工作的先导和促进作用。
(二)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努力打造高层次人才队伍
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性化民主管理,积极创新用人机制,大胆探索符合民营特点的薪酬激励与考核奖惩制度体系;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实现内部评审与外部评审有机结合;实施高校主讲教师资格制度,促进专职专任教师队伍结构适应高等教育教学需求;尝试为专职专任教师专门安排个人自由学习、交流时间,促进教师队伍开展业务培训、科研等工作;2008年、2010年学院两度改革薪酬制度,逐年提升教职工薪酬水平,使我院教职工工资待遇处于在长独立学院领先地位;优化教师工作量,在保障教学质量提高前提下,控制教学成本过快增长;健全完善干部队伍建设各项制度,加大干部选拔、培养、使用和监督力度;强化劳动合同管理,建立健全工作流程,保障人事劳资工作的依法运行。
不断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完善师资队伍结构,搭建学科梯队,加大师资培训力度,提高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在师资队伍中的比例。截至目前,在专职专任教师范围内,学院先后引进及培养博士14人、硕士122人;共有21人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称,46人晋升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此外,聘任学科专业带头人21人,特聘教授6人。现在,我院的师资队伍呈现了院士引领、博士生导师学科专业带头、教授(副教授)充当骨干力量、青年教师队伍不断成熟的良好态势。
(三)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招生就业工作再创佳绩
深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积极开展各种公德意识的教育活动;坚持注重“历史传承与发展创新相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发展共性与突出个性相结合、严格管理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的校园文化建设方针,通过讨论、研究、总结、凝炼光电精神,通过广泛的宣传内化为师生的共同思想基础;大力挖掘“厚德、诚信、自强、卓越”校训内涵,引导教育师生员工学习、领会、实践校训;坚持从严治学,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建设;利用孔子塑像及生平事迹文化墙等设施,积极宣扬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精神;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格调高雅、具有我院鲜明特色的师生文体活动,倡导建设各具特色的分院文化,校园文化阵地百花齐放;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连续成功举办三届心理健康活动月,投资建设心理咨询室、宣泄室,配备专门心理咨询工作人员,构建心理健康测试平台、班级心理联络员制度等保障体系,强化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及行为习惯的培养;继续完善奖、助学金资助服务体系,组织开展 “爱心助学会”募捐,切实解决贫困学生的实际困难。
坚持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与高层次职业技术教育并重,建立“双证书”学习管理制度,将“双证书”学习内容纳入学生修业成绩,大力促进学生获得二学历(学位)、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大学生就业项目认证培训,创造多渠道、多口径的就业平台,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专业素质和创业素质。
实施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深入贯彻就业工作两级管理体制,加强就业市场信息化工作,全方位开拓毕业生就业渠道。历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0.2%,就业质量逐年提升。
(四)依法治校,规范办学,充分发挥党委政治保障作用
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体系,大力实施依法治校,修订、完善学院章程及内部规章制度,顺利完成迎接“省依法治校示范校”评估检查;深化两级管理体制,切实改革调整机构设置;开门办学,认真组织校际学习、交流,进一步加深兄弟院校友谊,汲取其他院校的先进理念与经验;积极推进校务公开、民主管理与监督,充分保障广大教职工知情、参与、监督的权利,健全师生员工维权渠道,为学院的改革与发展注入了活力。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组织召开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党委常委民主生活会、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不断创新观念,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积极做好干部选拔任用与教育管理工作;强化宣传阵地建设,充分发挥校园网、院报、广播站等校内媒体积极作用;完善预防腐败体系及纪律监督机制;加强工会建设,创新民主机制,群策群力,共谋发展;全面加强了基层党组织建设,切实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五)重视安全稳定工作,完善基础设施改造,构建平安校园、人文校园、绿色校园
牢固树立安全稳定的大局意识,将维稳作为学院的重要工作常抓不懈,继续加强师生员工法制安全教育,加大安防工作力度,加强安保人员队伍建设,高度重视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改,严格落实责任制,坚决杜绝一切危及学院与师生员工财产、生命安全的恶性事件发生。
合理调配教学行政用房与学生宿舍,充分挖掘现有资源,以保障教学正常运行为首要原则,及时、妥善解决因办学规模扩大造成的办学空间不足带来的诸多问题,提升师生员工满意度;圆满完成供暖管网改造、校园路面沥青铺盖、运动场地修缮、校园亮化美化绿化等工作;加强资产管理,开源节流,修旧利废,积极倡导节约型校园建设;提升后勤服务水平,加强对副食品价格及质量、卫生的有力监督,加强传染性疾病预防与监控力度,积极探索后勤社会化改革。
此外,院属各单位、部门都为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各位代表,同志们,我们取得的所有成绩,是董事会驾驭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广大干部群众紧密团结在学院领导班子周围共同奋斗、辛勤劳动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学院向各位代表,并通过你们向全院师生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同时,我们在工作中收获了许多深刻的体会,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我们为此感到鼓舞!
各位代表,同志们,面对成绩,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差距:教育教学改革工作需要进一步稳步推进,学科专业建设任务十分艰巨,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科研能力需要进一步增强,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需要进一步发扬等等,认真应对上述问题,对于学院的改革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今后工作的大体思路
各位代表,同志们,2011年是我院实施“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第一年,也是实施“‘五年过渡期’发展建设规划”的第三年,学院发展建设的任务更加繁重。
(一)机遇与挑战并存
今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划纲要”对民办教育有了更深刻的定位——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更明确的导向——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调动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教育活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改进非义务教育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完善优惠政策,鼓励公平竞争,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进入教育领域;更有力的政策——明确政府工作职责,依法保障平等权利,健全财政扶持政策,加强统筹规划管理,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管理监督制度,为民办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而民办教育的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政府政策调整的导向,社会教育需求的变化,市场投资方向的趋势,公办教育发展的状况,民办学校自身建设也有待进一步加强等等,都是民办学校所面临的挑战。
在此形势下,民办教育界应当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自觉承担起《规划纲要》赋予的历史使命,进一步解放思想,不应被动地走向未来,而应主动地创造未来。
(二)主要目标及任务
1、扩大并稳定办学规模。到2015年,学院办学总规模达到并稳定在10000人左右。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到2015年,专职专任教师达到500人以上,专任教师达到200人左右,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5%以上;35岁以下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70%以上;教授占教师总数的13%;副教授占35%;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者100%实现“双师型”。
3、强化专业与课程建设。根据学院发展需要,经过五年的建设,使我院本科专业总数稳定在30个,其中重点建设专业达到10个以上,具有一定影响的特色专业和强势专业达到5个以上;使用教材以国家统编教材为主,同时积极开发特色新教材,每年度公开出版2-3部特色新教材;力争每年度完成20门院级优秀课、1-3门省级优秀课、1-2门省级精品课的建设工程。
4、加大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按照国家有关高等教育办学条件的要求,到2015年,实验实训仪器设备总价值达到8000万元以上。加强学院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努力建设1个省部级重点开放实验室或技术工程中心;实验课开出率达到100%;大幅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使其占到实验课程总数的80%以上。
5、大力开展教研科研工作。2011—2015年间,累计承担省级教研科研项目50个左右。
6、强力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到2015年,确保图书馆藏书量超过80万册,生均图书量达到80本;不断完善校园网络建设。
7、加快校园基本建设。与学院发展相适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加大校园、校舍建设力度。到2013年,校园占地面积达到60万㎡;到2015年,校园占地面积达到70万㎡。
8、巩固精神文明建设成果。逐步把我院建设成为既具有浓厚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又充满现代气息的绿色校园和文明校园。
(三)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二是优化队伍结构,提高队伍素质,进一步增强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三是规范教育管理,完善监控体系,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是加强自主创新,拓展科技服务,进一步增强科研工作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五是坚持依法治校,加强内部管理,进一步增强学院的发展能力;
六是加强学习提高,增强政治素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七是服务民生,发扬民主,进一步加强广大师生员工的权益保障。
各位代表,同志们,我院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朝着既定目标阔步前进。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凝心聚力,坚定信心,奋发图强,全面提升学院的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为实现“把我院建设成为光电技术及其应用特色明显、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国内知名的民办普通高等学校”的宏伟目标而继续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Copyright 2022 Changchun College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 

2001

年建校

原名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38
本科专业
125
实验室
70%
副高级以上教师占比
10000+
在校学生
32
学生社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