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亲节由来
母亲节(Mother's Day),是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这个节日最早出现在古希腊。在这一天,古希腊人向希腊众神之母希布莉(Cybele,宙斯、波塞冬、哈德斯、得墨忒耳、赫拉和赫斯提亚的母亲,故称众神之母)致敬。到古罗马时,这些活动的规模就变得更大,庆祝盛况往往持续达三天之久。
在17世纪中叶,母亲节流传到英国,英国人把封斋期的第四个星期天作为母亲节。在这一天里,出门在外的年轻人将回到家中,给他们的母亲带上一些小礼物。
1876年,美国还在悲悼南北战争的死者。安娜·查维斯夫人(Anna Jarvis) 在礼拜堂讲授美国国殇纪念日的课程,讲到战役中捐躯的英雄故事后,她进行祈祷时说:“但愿在某处、某时,会有人创立一个母亲节,纪念和赞扬美国与全世界的母亲。”
查维斯夫人为她的礼拜堂服务超过25年,当她在72岁逝世时,41 岁的女儿安娜,立志创立一个母亲节,来实现母亲多年前祈求的心愿。安娜先后写信给许多有名望的人物,要求他们支持设立母亲节,以发扬孝道,初时反应冷淡,但她不气馁,继续向各界呼吁。
1907年5月12日,安德烈卫理教堂应安娜之邀为母亲们举行一个礼拜仪式。隔年,此仪式在费城举行,反应热烈,终于获得维州州长的支持,并于1910年宣布在该州设立母亲节。
1911年,庆祝母亲节的活动已经开展得非常广泛;1912年,美利坚合众国专门成立了母亲节国际协会。
1913年5月,美利坚合众国众议院一致通过决议,号召总统以及内阁、参众两院和联邦政府的一切官员一律在母亲节佩戴白色石竹花。
1914年,美利坚合众国国会正式命名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此后,母亲节便在各国开展。

发展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熊岳城郊是一片海滩。海边有一户贫苦人家,只有母子二人,相依为命。母亲十分疼爱儿子,一心盼望儿子勤奋读书,将来学业有成。为了供儿子读书,她白天下地耕种,晚上纺纱织布,辛苦劳作。儿子也很听母亲的话,决心苦学成才。母子苦熬了十几年。这年,朝廷举行大考,选拔人才,儿子决定进京赶考。儿子乘海船赴京赶考去后。母亲昼耕夜织,等待儿子归来。但是,一直没有儿子的音讯。母亲就天天到海边眺望。一年,两年,三年... ...南飞的大雁秋天去了,春天又回了。母亲的头发都花白了,却不见儿子的身影。年复一年,夏天的烈日火辣辣,冬天的寒风呼呼吹,母亲的脸上布满了皱纹,可她每天望见的仍然是烟波浩淼的大海,来去匆匆的船帆只有大海听得见母亲对儿子的呼唤,几十年过去了,年迈的母亲倒下了,化成了一尊石像,也没有盼到儿子归来。原来,他的儿子早在赴京赶考的途中,不幸翻船落海身亡了。上天被伟大的母爱感动了,在母亲伫立盼儿的地方,兀地矗立起一座高山;大地被伟大的母爱感动了,让母亲洒下的泪珠,化作了一股股地下温泉,滋润出无数红艳艳的苹果;乡亲们被伟大的母爱感动了,把那拔地而起的独秀峰叫做“望儿山”,在山顶建了慈母塔,在山下修了慈母馆,好让子孙后代缅怀母亲的平凡而伟大的恩情。
至今,鲅鱼圈人民还保留着敬母爱母的古风。在每年五月“母亲节”这天,都要开展各种敬母爱母活动。不少人还在慈母馆内为自己的母亲立碑铭志,以表达对母亲的崇敬。
《北京女子图鉴》,剧中戚薇饰演的陈可,在老家跟妈妈相处的一个片段戳中了无数人。


我们不愿面对父母老去,因为我们害怕失去。更是因为在时光面前,我们太过渺小,太过无能为力。渺小得没有丝毫能力跟时间抢人。
我们总是说自己太苦、太累,忙不迭地犒劳自己,为自己安排假期、买好看的衣服、买昂贵的保养品,但我们总是容易忽略了一个人:妈妈
她也曾年轻美丽,光彩熠熠,后来她为了我们付出大半的青春和生命。如今时光暗淡了她的眼眸,皱纹慢慢爬上了她的脸庞... ...
你是否想过那个视你为全世界的人,何尝不想让时光走得更慢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