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风往复几寒凉,疏木摇空半绿黄。
遍野修堤防旱涝,万家晒物作冬藏。
——《立冬》左河水
立冬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立了冬,天气就冷了,所以在我国立冬又可谓言曰:冬季之始。
立冬时节,由于此时地表在下半年储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能量,所以一般还不会太冷,晴朗无风之时,常会出现风和日丽、温暖舒适的“小阳春”天气。但气温辉逐渐下降,受强冷空气的影响,也会出现强烈降温的情况。且立冬过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
立冬有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水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古代农耕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劳动了一年,人们会利用立冬这天休息,顺便犒劳一家人的辛苦。
民间有祭祖、饮食、卜岁等习俗,以时令佳品向祖灵祭祀,已尽为人子孙的义务和责任,祈求上天赐给来岁的丰年。立冬还有吃饺子的习俗。因为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
立冬时节,落叶还未尽,冬却已到。立冬,冬之始,秋已完。走过秋,迎来冬,盈盈思念悄入梦;寒意浓,霜如风,一纸问候轻相送;东西里,南北中,十面埋伏福气动;逢立冬,情相拥,冷暖变换多保重。
立冬,让人从秋日的燥,变为冬日凝聚的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