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电子科技学院

光电科学学院

厚德守正求是创新

栏目列表

心莫贪,擦亮眼,绷根弦,防诈骗

时间:2020-05-21点击:编辑:光电科学学院
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具体种类有:普通诈骗罪,招摇撞骗罪,合同诈骗罪及金融诈骗罪。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全国诈骗案件层出不穷,大学生预防诈骗,已成为应有的生活技能。在全国各地众志成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之时,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疫情实施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这无不应引起大家的重视。
 
目前,常见的诈骗手段有哪些?
1、假冒公检法诈骗
     犯罪分子假冒“警官”“检察官”“法官”等角色,谎称受害人涉嫌洗钱、贩毒等严重犯罪,诱导受害人将资金转入实为骗子持有的所谓“安全账户”,此类诈骗造成损失金额往往较大。
2、冒充领导、熟人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得受害人亲友的手机号码、社交账号密码,并掌握受害人的社会关系,从而骗取受害人信任,进而编造“发生意外急需用钱”“资金周转”“代缴话费”等理由,诱使受害人转账。
3、冒充购物网站、银行、电信等工作人员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伪基站、改号软件等技术向受害者发送经过伪装后的短信,让受害者误以为账户、商品出现了问题,随后以工作人员的身份打入电话,以“核实求证”等理由骗取验证码,盗刷钱财。
4、贷款理财诈骗
    此类骗局通常标榜可以无抵押贷款,只要付出一定的手续费,就能轻易地获得一笔贷款,或者是向受害者提供某种具有极高收益率的理财项目,投资者将会获得高额投资回报,投资初期,犯罪分子会按时返利,继续追加投资后,将会血本无归。
5、“汇钱救急”诈骗
    不法分子通过网聊、电话交友、套近乎等手段掌握了受害人的家庭成员信息后,首先通过反复骚扰或其他手段骗使受害人手机关机,利用受害人手机关机期间,以医生或警察名义向受害人家属打电话,谎称受害人生病或车祸住院正在抢救,甚至谎称遭到绑架,要求汇钱到指定账户救急以实施诈骗。
 
     面对日益上升的诈骗风险,在生活中我们要时刻提防诈骗,保持警惕.
1.警惕陌生电话,避开资金累话题,仔细甄别朋友圈内非熟悉联系人,对于直接转账类的资金交易多一份理性思考。
2.不轻易的将自己或家人的身份或通讯信息等资料泄露给他人,谨慎在网络上传与个人相关的讯息。
3.不贪恋小便宜,诈骗者常常用各种奖品或其他物件引诱被诈骗者上当。
 
     不管是在大学校园里,还是在外面,都不要随便向别人透露自己的私人信息,这样有可能这些信息会被拿去做一些对自己非常不好的事情。如果发现自己被骗了,不要惊慌失措,也不要置之不理,最好是能够马上报警,这样可以降低我们的损失,也可以避免更多的人被骗。作为大学生大家一定要提高自己的防诈骗意识,不要让诈骗犯的阴谋一次又一次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