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迎接世界读书日,社会对读书日的重视也是极为明显,而我校也倡导学生进行阅读。图书馆,宿舍等都有同学们认真的在阅读,而设立这个日子的目的,就是要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从而更好的提升自己。同时也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伟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等的大师们,保护知识产权。所以说,读书日重要的并不在于“纪念”,也不在于“迎接”,而在于引领起全社会的阅读,让每天都成为读书日。

让天天都成为读书日,需要从读书日做起。就像“地球日”关灯一样,读书日也倡导人们多阅读,倡导人们在这一天能够安安心心、实实在在地去读上一本书,而这远比那些形形色色的活动更重要、更有趣味。读书日里,人们哪怕就是阅读上三两个小时,体验一番读书的乐趣,感悟一下读书的意义,这对培养人们的阅读习惯也很重要。
让天天都成为读书日,需要营造阅读氛围。读书日开展一些活动也很必要,活动内容也要落实在读书上,如搞读书讲座、演讲和朗读经典等,而不是为了节日而节日。让人们在感受知识无穷、读书快乐中,激发出阅读的兴趣与热情,养成阅读的自觉。
让天天都成为读书日,需要全民阅读自觉。据阿里巴巴发布的中国人读书报告,2018年我国人均购买纸质书达到5.5本,0-17周岁未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为8.91本。从年龄上看,90后最爱读书。从地域上看,广东、北京、江苏、浙江、上海等越是经济发达地区读书越多,越是欠发达地区,或农村贫困地区,读书越少。显然,读书日应该更注重相对落后地区的阅读,激发和强化全民阅读的积极性。
让天天都成为读书日,需要良好阅读环境。现在,我国高度重视文化设施建设,如把图书馆、书店作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硬性标准,为市民提供了购书、借书、阅读的良好环境。
让天天都成为读书日,需要营造阅读氛围。读书日开展一些活动也很必要,活动内容也要落实在读书上,如搞读书讲座、演讲和朗读经典等,而不是为了节日而节日。让人们在感受知识无穷、读书快乐中,激发出阅读的兴趣与热情,养成阅读的自觉。
让天天都成为读书日,需要全民阅读自觉。据阿里巴巴发布的中国人读书报告,2018年我国人均购买纸质书达到5.5本,0-17周岁未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为8.91本。从年龄上看,90后最爱读书。从地域上看,广东、北京、江苏、浙江、上海等越是经济发达地区读书越多,越是欠发达地区,或农村贫困地区,读书越少。显然,读书日应该更注重相对落后地区的阅读,激发和强化全民阅读的积极性。
让天天都成为读书日,需要良好阅读环境。现在,我国高度重视文化设施建设,如把图书馆、书店作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硬性标准,为市民提供了购书、借书、阅读的良好环境。

学海无涯,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读一本书,可以改变我们的性格,可以赋予我们知识的力量,引导我们积极向上、奋发进取。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实现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需要全民阅读,每天都是读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