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他所带的光电科学分院2015级283名学生,其中45名学生成功考取国内外知名高校硕士研究生,考研深造率达15.9%,创学院近三年历史新高,在全省同类院校中理工科专业考研率最高。部分学生进入美国加州大学、澳洲新南威尔士大学、日本筑波大学、东北大学、苏州大学等专业排名靠前的名校深造;也有学生依托四年所学自主创业,成立高科技产业公司长春波长科技有限公司,主营激光产品、光电产品、智能控制系统的研发与技术咨询;还有学生通过四年扎实的成长成功应聘到中国科学院卫星应急平台这样的国内高水平科研单位。他根据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轨迹与个人梦想,因材施教,力争每一名学生都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
他所带的学生刚入学时,高考分数与省内重点大学本科录取分数有着不小的差距,学生因地域不同,入学后的学业基础也有差异,大多学生对自己的发展方向还很迷茫。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阶段,他脚踏实地依据学生学业基本情况与人格特征,先帮助和引导学生制定职业发展方向、明晰职业发展阶段、养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李杨每年与学生一对一深度辅导800余人次,深入寝室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300余次;即便是午饭时间,他也不离办公室,抓紧时间吃完自己从家带的饭,就有针对性的与学生沟通交流,这样的午饭“话聊”,一坚持就是三年半。
在学生印象中,早晨宿舍“叫起”是李杨的招牌“讨厌”举动,他经常早早到寝室,叫醒还在懒床的学生,引导他们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慢慢由学生的不理解到感受出他在冰冷的铁床杆上拍出对学生们的温情。
也正因为有着如此扎实的基础工作,李杨才能点亮学生的心灯,在助力学生学业成长和人格完善的过程中精准发力。


二、工作理念——补给灯油,实践出有实效的教育理念
他是一名党务工作者,他是一名分团委书记,他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实做透的辅导员。
育人先铸魂。作为一名合格的辅导员,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首要任务。李杨在做光电科学分院2015级辅导员时,提出“新时代、新光科、新理念”工作模式构想,将长远的工作目标定位探索光电特色育人路径,用“政治为首——学研并重——实践奠基”充实工作理念,将党务建设、群团建设放在工作首位,力求引导学生铸牢信仰、铸塑价值、铸就精神、铸造人格,高扬理想风帆,勇于肩负时代责任。他组织开展的“梦”主题班会将大学四年分为四个阶段:大一——平凡光科人·绘梦新时代;大二——勤奋光科人·筑梦新时代;大三——踏实光科人·圆梦新时代;大四——辉煌光科人·创梦新时代。
“努力、坚持、向前行——人生一定赢!”这是李杨和学生共同总结的口号,看似简单的口号是他根据往届学生成功故事中的点点滴滴总结出来的,坚信在正确的人生发展道路上,只要不断努力,坚持不懈,一定会赢得自己对自己梦想的认可和尊重。运动场上的比赛、图书馆里的自习、四六级计算机考试,每一件事他都会用这句值得回味的话语鼓励学生,并不断引导学生真正用这句话去实践。学生在国家、省、市级比赛中接连获奖或荣誉称号,15115班孙宇航获2017年团中央学校部授予的“大学生双创先锋称号”、15121班李广哲获2016年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大赛国家三等奖、15112班赵云峰获2016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国家C类一等奖、15116班张博文获2018全国移动互联创新大赛华北赛区高校组二等奖、赵云峰、陈立夫、侯晓菲获2017年吉林省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总计82人次荣获省市级以上表彰;
知足不满足,追求不苛求!这句箴言是李杨硕士研究生毕业时,他的导师、我国著名哲学家邵汉明先生送给他的,他一直铭记于心,对自己的工作严格要求,他的办公室门总是早早地开着,办公室的灯总是很晚才关。由于学校位置离市中心较远,学生的校园文化活动多为校内自行组织,他与学生多方联系企业,邀请腾讯、京东、戴尔、VIVO等知名企业进校园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虽然理工科学生就业形势很好,他仍继续向高质量就业努力,亲自去光电行业内知名企业联系校企合作,为学生争取高质量岗位实习与就业机会。近三年,光电科学分院学生就业质量有了显著提高,与知名企业富士康科技集团、瑞仪光电有限公司、深圳联赢激光有限公司等行业内知名企业合作实行顶岗就业实习。在他的积极联系下,吉林永利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在光电科学分院设立企业励志奖学金。
用心做好每一个细节。考研深造,是光电科学分院的品牌特色。虽然学生入学分数不高,李杨从以学生为单一个体的点;到分类成立学习小组与依据学生发展意向进行寝室分配,形成一条线;再到邀请毕业五年以上的优秀校友回校交流讲学、邀请专业课教师精准帮扶基础薄弱学生等全方面;从学习自律性养成、学习能力提升、学习内驱力加强三个维度,做到考研深造率有了质的提升。2018年12月21号,考研验考场当天,那一年雪最大的一天,他自行购买橙子,送给每一位考研学生,给学生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心想事成。当天中午,李杨带领全院教师为考研学生包了一顿祝福“骄子”宴,学生香在嘴里,暖在心里。最后,他为学生安排客车送学生验考场,望着离去的客车,他的目光里透着父母般的期盼。
爱人既是温暖自己。李杨言传身教,行不言之教。不仅教导身边的学生怎么做,如何做,对自己也是同样要求。他带领分院学生党员成立理论社团知理信行学习社。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讨论,学习以习近平总书记为突出代表的当代马克思主义者所提出的最新实践与理论成果。力求用具体实践,真正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作用。与自闭症儿童服务机构共建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基地,长期持续关爱自闭症儿童,得到新文化报、腾讯新闻等省市级媒体关注报道,共9次;利用暑假深入到舒兰市先锋村小学开展三下乡活动,得到了舒兰市政府的直接表彰。得知所带的一名学生家里唯一的亲人,母亲罹患癌症,他不仅自己慷慨解囊,还倡导学生们共同帮扶,通过网络和公共场合募捐,共募捐2万余元。李杨还每个月拿出200元资助一名家庭困难的单亲小学生,平时还经常在腾讯公益、水滴筹等公益平台捐款,近两年可统计的捐款记录共15000余元。
自担任辅导员以来,李杨每年都被评为学校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个人、优秀辅导员等多项荣誉。组织的学生活动和个人工作事迹被市级以上媒体报道十余次。2016年由省网信办指导,长春市委宣传部、长春市互联网信息中心、凤凰网联合推出《寻找蛮拼的“小人物”》活动中,被评为“十大蛮拼小人物”,并为李杨录制个人事迹纪录片。
三、经验总结——延续灯火,不愧于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使命
他用温馨去暖人,用热语去打动人,用行动去感染人,用思想感悟引领人。知行合一,不断用理论和实践,相辅相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李杨经常鞭策自己,做事情不能没有章法,他将自己的工作方法总结为“四化”:
服务专业化——术业有专攻,成业须真心;
服务精细化——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支持系统协同化——博学守约,笃志力行;
实践育人时代化——知行合一,止于至善。
通过三年的实践,“努力、坚持、向前行,人生一定赢”已经成为了光电科学分院校园文化的内涵。他的个人公众号“李杨大白话”,寓意大白话易懂,白话教育与人生。早年他建立的个人博客“心晴雨亦晴”,寓意阳光心态的人生才美丽。这就是李杨率直与阳光的一面。
不断用理论指导实践,不断用实践总结理论,从事学生工作以来,李杨曾主讲《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就业指导》两门课程;公开出版著作1部(28万字)、发表省级以上论文8篇,其中1篇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录入。在吉林省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研究成果评比中获二等奖、撰写的研究报告曾获吉林省教育系统优秀调研报告三等奖。主持省级课题2项(其中教育厅思政专项课题资助1万元),参与国家级课题1项,参与省级课题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