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的植树节最初由凌道扬和韩安等林学家于1915年倡议设立。后来在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提议下,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举办植树活动。最后为了纪念先生,把他逝世的那天,即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植树节节徽
植树节节徽是寓意概括的标志。
1.树形表示全民义务植树3至5棵,人人动手,绿化祖国大地。植树节节徽是寓意概括的标志。
2."中国植树节"和"3.12",表示改造自然,造福人类,年年植树,坚韧不拔的决心。
3.五棵树可会意为"森林",由此引伸连接着外圈,显示着绿化祖国,实现以森林为主体的自然生态体系的良性循环。
森林能够平衡地球的二氧化碳、养护环境、提升空气质量,同时还能起到固土的作用。植树造林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不仅可以绿化和美化家园,同时还可以起到扩大山林资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农田、调节气候、促进经济发展等作用,是一项利于当代、造福子孙的宏伟工程。

1棵大树=4000张贺卡
1棵大树=3000张白纸
1棵大树≈750卷卫生纸
1万亩森林的蓄水能力
相当于蓄水量达100万立方米的水库
一本书、一个包装箱
一张打印纸、一张餐巾纸
它们的前身都可能是一棵树
我们浪费掉的每一张纸每一本书都是在间接的进行伐木,都是对人类生存资源的一种浪费。因此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应该将垃圾分类处理、不乱扔、节约用水用电、低碳出行、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次数。节约能源,人人有责,坚持可持续性发展战略,让我们的世界变得绿意盎然,充满了勃勃生机。1棵大树=3000张白纸
1棵大树≈750卷卫生纸
1万亩森林的蓄水能力
相当于蓄水量达100万立方米的水库
一本书、一个包装箱
一张打印纸、一张餐巾纸
它们的前身都可能是一棵树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这个春天少了往日的喧嚣与活力,此刻亲手种下一棵树,感受春天的活力。春风十里,不如此刻的一抹绿意。在此光电科学学院祝愿疫情早日散去,希望这片大地早日恢复活力。让我们一起拥抱春天,播种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