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2月23日,我国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以3月12日为中国的植树节,以鼓励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改善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植树节的设立是为了倡导人民种植树木,鼓励人民爱护树木,提醒人民重视树木。树木对于人类的生存,对于地球的生态环境,植树造林不仅可以绿化和美化家园,同时还可以起到扩大山林资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农田、调节气候、促进经济发展等作用,是一项利于当代、造福子孙的宏伟工程。为世界贡献“中国绿”,除了在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上下功夫,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也是助力节能减排的强劲“绿植”。根据国家林业局相关数据显示,一年一颗树可以吸收18.3千克的二氧化碳。

今年是我国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开展45周年。1981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从那时起,植树造林、绿化祖国,被寄托了建设社会主义、造福子孙后代的战略意义。数据显示,我国森林覆盖率已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12%提高到目前的23.04%,近年来我国新增植被覆盖面积约占全球新增总量的25%,居全球首位。

草木萌发,春山可望,一草一木皆是馈赠。植树节不仅提醒同学们爱树造林,也承载着保护地球和爱护环境的绿色理念。所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是同学们应有的责任,爱护花草树木,从身边做起。光电科学学院在这里祝大家过一个充实,有意义的植树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