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电子科技学院

商学院

厚德守正求是创新

栏目列表

学院新闻

318全国科技人才活动日

时间:2013-03-18点击:编辑:经济管理分院
         1993年3月18日,这个日子已经铭刻进历史。
 这一天在北京开幕的全国首届科技人才交流洽谈会其现实意义与历史影响都是深的。应该说,“3 .18”是中国科技史的一个里程碑。
         我们曾从中国近代史中思出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我们也从新中国40多年的建设中逐渐认识了一个真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尽管为此我们付出了很多。当改革开放推进第13个年头,科技之光已高照九洲,可是,阳光下也有阴影:科技人才流通不畅,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为生产力……这一切,都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怎么办?
        1993年3月18日上午,全国首届科技人才技术交流洽谈会在中国国际展幕。 大厅内展位爆满,人潮如涌。在人才交流洽谈馆,各个摊位前的人们摩肩接踵,熙来攘往介绍着需求条件,诚引天下英才,应聘者主动毛遂自荐,寻找用武之地。在科技成果展示厅,成果料成为人们的抢手货,各个摊位前一派繁忙的科技市场景象。15年前的3月18日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在此次大会上,邓小平同志提“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著名论断。为了配合今年交流会的主旨精神,组委会发出倡议,将3月18日定为科技人才活动日。倡议书发出后,得到著名科学家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响应。会场上悬挂的大条幅十分引人注目,通过这次活动必将推动更多的科技人才创造出更多的科技成果,为更多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发挥着重大作用。事实证明,强大的宣传攻势成效显著,在开会前10天,国际展览中心4个展厅内的摊位即告爆满。推展会在短短的4天内,共有两万余人次签定了协议应聘书,签定技术成果转让协议3400余个。
        全国首届科技人才技术交流洽谈会开创了中国科技界人才合理流动的先河,对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3.18”的奇迹,不是某一介臆榻出来的神话,而是抓住了特定的历史契机,把握住了当代知识分子的心灵呼声,顺应了科技兴邦的历史潮流。然后通过公关策划,才把这神话变为现实。
        然而我们身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科技知识,竭尽全力发挥自身特长,秉承科学技术生产力,为国家社会做出自己应尽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