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电子科技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厚德守正求是创新

栏目列表

战“疫”课堂──线上教学经验分享(一)

时间:2024-06-19点击:编辑:信息工程分院
       为了配合疫情防控,引导学生在特殊时期不离家、不返校,落实“推迟开学不停学”的要求,减少疫情对学生学业的影响,信息工程分院的老师们有序推进线上教学工作,操练已久的“云”教学成为日常授课模式,昔日讲台上挥斥方遒的他们真的变成了最受学生欢迎的“网红主播”,在疫情期间下的新型教学模式大大推进了教学信息化的进程。随着线上教学的顺利进行,老师们对此次线上教学进行了经验分享。
一、王静老师
       为了保证课程教学的实时性和良好的教学效果,课中增加了互动环节,结合微信群等其他互动工具,在课中安排限时测试、随机提问、分组讨论、在线答疑等环节,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信息工程分院王静老师结合个人多轮线上线下教学探索的教学经验与积累的教学资源,根据课程特点与教学要求依托超星学习通APP、微信群和腾讯会议讲授了《算法设计与分析》和《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两门课程。
       特殊时期由于不能与同学面对面的交流,课前学习资料的准备和课前教学环节的安排就显得非常重要。在此阶段,王静老师结合教学日历给每次课程准备了电子课件、微课视频、综合测试、讨论话题等多维度的教学资源发布在超星学习通上。同时考虑到授课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网络卡顿现象,王静老师采用了“超星学习通”+“腾讯会议”+“录屏”三合一的应急预案,用直播增加上课的仪式感,用录播的技术优势来完成有效教学过程。尽最大程度保障师生之间的交流不中断,达到顺利开展授课的目的。
       为了保证课程教学的实时性和良好的教学效果,课中增加了互动环节,结合微信群等其他互动工具,在课中安排限时测试、随机提问、分组讨论、在线答疑等环节,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课后作业则通过学习通发布,客观题学生直接作答,平台自动批改,主观题学生拍照上传,教师在线批改,课后教学环节的答疑部分则利用微信群+学习通讨论区的模式进行。
       经过线上教学实践后,王静老师表示在后续的课程中,将会持续完善课程,提高教学效果,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打赢疫情阻击战贡献力量! 
       信息工程分院18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朱厚铧同学表示,虽然因为疫情只能线上学习,但是通过第一天上课的体验,线上学习的系统性和针对性更强,老师讲课很仔细,师生互动、回答问题也比线下课堂要更活跃,效果很好!
       信息工程分院18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王锐同学在经历了开课第一天的体验之后表示,线上学习体验感十足,同时教学微课视频可以课下反复收看。身处特殊时期,我们作为大学生更应该牢固树立学习意识、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信息工程分院18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孟昕同学表示,因为疫情我们只能在家学习,但这丝毫没有阻止我们想学习的心。老师在超星学习通中设置了课程的习题和作业,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以前觉得老师就在课堂,开展了线上授课,感觉老师无处不在。
二、刘芳芳老师
       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我们的生活节奏,各行各业都受到疫情的影响。教育行业的影响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作为一名教师,我积极响应国家教育局发布的《关于切实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紧急通知,切实落实停课不停学,坚决执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精神,决不耽误学生们的正常学习。
       自从接到学校《关于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延期开学工作安排的通知》后,我就做好了网上教学的心理准备,并开始查找各种网络教学平台,比较它们的优缺点,并最终选定了使用“腾讯会议”直播结合“超星学习通”上传教学资料的方法,进行网上授课,并通过创建“微信教学群”来掌握学生的动态以及作为答疑的平台。
       为了更好的进行线上教学,我做了以下几点准备:
1.教学设计

       线上教学不等于课堂教学,从教学设计环节就已经完全体现出来。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完全把握教学效果,并根据学生的现场反馈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教学进度进行适当的调整。但在线上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虽然可以通过一个平台,同时在线,但是学生的学习效果、理解深度却无法完全把握。因此,在教学设计上,应选择重点难点知识进行精讲,配合以相应的案例讲解,对于非重点内容,简单讲解,让学生有个概念了解即可。这样一来,才能够让学生清楚的知道,一节课中,重点知识在哪里,也能够对教师花费大力气、多时间讲解的内容有更加深入的理解,而不是全篇内容都细讲精讲,从而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判断,以为这门课程内容复杂,从而加重这门课对学生产生的压力。为了更好和更直观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通过教学平台,发布作业,不但能让学生对教学内容做到简单的复习,并且也能够对于学生们都回答错误的一些共通的知识做到心中有数,可以在下一节课程中,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精讲,解决学生的错误认识观点。
2.教学过程

       线上教学过程,比正常的课堂教学,过程显得更加的复杂,不可掌握性的特征更是体现在各个方面:
    (1)制作课堂教学PPT。精练教学知识点,给教学课件减肥。将必要的知识发布在PPT里,次要的内容,上课时一笔带过,不要影响学生的注意力。
    (2)录制教学视频。使用专业录制工具和软件,制作教学视频。制作教学视频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在线上直播时使用,二是作为预习、复习的内容使用。
    (3)在学习通上,上传教学视频、PPT,作为预习、复习时使用,并制作阶段性考察作业。
    (4)预定腾讯会议,并在微信群中发布会议名称,时间等信息。
    (5)上课前,使用学习通进行签到。可以通过观察签到时间,来判断学生的出勤,迟到等情况。
    (6)使用腾讯会议,直播录制好的教学视频。之所以使用录播,主要是出于对教学效果的考虑:通过设置,可以让腾讯会议只接收电脑播放出的声音,而其他的环境声音无法被麦克风捕捉,这样就断绝了家庭环境的声音对直播课堂造成的影响。
    (7)讲完几个知识点,让学生休息一下,放松心得,保护眼睛。
    (8)对于重要知识点,可以在学习通里,发布讨论话题,让学生去发表讨论内容,不但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还能把溜号的同学引导回到课堂上来。还能够使用移动端的学习通APP生成词云,可以把词云的结果投屏到电脑上,并共享至学生端,让学生查看大家的回复并与自己的回复进行比较,得出相应的结论。
    (9)学习通中发布作业,让学生及时完成,统计学生的做错的较多的问题,作为下节课复习的重点知识。
    (10)在微信中,与学生进行交流,答疑。
       对于已经进行了一周的线上教学,我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1.教师无法把握学生的听课状态,师生交流互动有限。

       直播课上我看不到每个学生,无法看到学生的听课状态,不能及时地进行听课效果反馈,也无法对学生进行较好的课堂管理。另外在直播过程中,为了教学效果,我也不能点名提问某个学生问题,了解他的思维状态,否则会打断其他同学的听课状态,只能是学生有疑问了在固定的在线提问时间,进行交流,然而,这样的时间往往是非常短暂的,并且,学生如果都打开语音,那对教学来说,也将是一场“灾难”。由于不能实现小组交流,这样的方式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很有限,让我无法很好地把握学生的听课状态去调整授课步调。
2.几个班的群拉进一个线上课堂,不能很好地分层教学。

       我授课的九个班层次略有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也各不相同,平时上课我会有针对性地调整授课内容,现在网络授课根据课表安排,我的四个班同时网络授课,这便要求我一刀切地上课,不能很好地针对不同层次的班级分层教学。
3.网络拥堵时常爆发,导致师生同时崩溃。

       其实最初始,我选择了超星学习通进行教学,但是第一天的结果是教师学生时常挂线,再次登录被卡,视频刷不出来,作业打不开等等情况频发,再加上大家第一次使用线上教学,都手忙脚乱,最后,部分同学只能错峰学习,在网络不拥堵的时候,才完成了线上学习,而这样一来,无疑影响了课堂上的在线讨论和问答。这些情况是我在调查学生平台时没有预料到的问题。在发生网络拥堵,导致当天教学受到影响后,我迅速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并适时的调整教学平台为腾讯会议。腾讯会议网络效果比较好,能共享屏幕以及语音,然而缺点是没有签到功能,并且会议记录不能长期的保存,也不能记录学生的学习踪迹。但是,超星学习通作为一个运行比较平稳的教学平台,我仍然会将教学视频、PPT、签到和作业发布在学习通中,方便学生进行预习和复习。
       学生对使用线上教学,也非常的高兴,因为这样一来,他们的学习进度完全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增加了与教师的联系。在线上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们以积极的心态,与我一起完成学习的过程,他们有疑问就积极与我通过微信进行交流。对于计算题,我们就使用笔写+拍照的形式进行交流,这无疑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但是他们对课程对知识的热爱,完全没有受到影响。下面几名同学仅仅是诸多积极学习的学生中的几个平凡而又令人感动的事例:
       19511班学委周元涛表示:“网络课堂提倡自主学习为中心进行教学,给予我更大的发挥自主性的空间,对学习更加感兴趣!”
       19512班学委柳靖宏表示:“疫情原因虽然不能在学校上课,但是通过线上学习的方式老师给了我很多学习资料,总结性很好,而且在家学习环境也很轻松。”
       19513班李杨铭同学表示:“线上学习可以有效的利用时间,有不会的点不只限于向老师询问,还可以当场百度搜索,这样不会出现下课在想搜索而不知找那的情况发生。”
       19514班赵宇慧同学,在线上学习期间,一直认真听课,在老师发布了PPT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自己写笔记,值得我们共同学习。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自律性差的学生可能早上起不来,就坐在被窝里听一听,还有估计手机放着课,人都不知道跑哪儿了,或者看着直播课打着游戏。就像人们所说的,疫情将造就两种学生,自律性强的和自律性并的。自律性强的越来越好,自律性差的就越来越差。再者,网络速度,家长,教师的操作都会影响学习的效果。小组合作,团队讨论没法面对面的交流,虽然能使用线上教学手段,发布讨论话题,但是间接的交流导致学生有许多有意思的想法无法完全说出,从而导致学习共同体这个作用无法充分的发挥,影响头脑风暴的效果。
       但不能否认的是,线上教学确实是线下教学的有力补充,我相信在未来我会更好地利用线上教学方式,扬长避短,让线上和线下相辅相成。当下,面对疫情,我作为教师,好好备课,上好线上课程,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就是在履行自己的另一份防疫责任!
三、马丹老师
       我是信息工程分院教师马丹,这学期我讲授17级《编译原理》和18级《Java程序设计》两门课程,由于疫情影响,和学生们以线上教学这样一种方式开始了新学期的学习。针对这种特殊的学习模式,课前、课中、课后都要做好充分准备。
       首先以建立QQ群平台与所有学生取得联系,由于大中小学同时进行线上教学,为了最大程度保障课程顺利进行,采用腾讯会议+QQ群课堂+QQ群分享三种平台相结合的方式,教学手段是录课+直播。
       在整个授课过程中,课前预习对于学习一门新课很有必要,所以课前会把课件提前分享在群里,供大家浏览自学。
       上课中及时关注学生出勤情况,保证不落下一名学生。在各种平台中积极调动学生参与课堂互动,随机提问和在线问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课后布置习题,补充分享知识点,及时在线答疑,保证学生能够在家也能像在校一样学懂学会这门课程,返校后做到知识的无缝衔接。
       线上教学不同于以往课堂教学看得见学生们的反应,所以积极和学生们保持联系,及时获取学生们的反馈,对于接下来的教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能够最快的调整讲课的速度和方法。
       虽然疫情推迟了我们返校的脚步,但没有阻挡我们渴望知识的热情,开学一周有余,感谢全体同学们的积极配合和支持理解,课程都按照和线下进度同步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这个不平凡的2020年,我们要更加努力,不负美好,早日重逢在课堂。
四、李超然老师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新型冠状肺炎。为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国的高校都普遍执行了延长假期政策。在“延长的假期”面前,“停课不停学”已经成为“宅家学生族”假期生活主流,我们老师也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网上授课。经过了一周的时间我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1、转变思想认识,教师转“主播”

       面对这种全新的网上授课的方式,首先,就是要真正的转变思想,作为教师要端正态度,无论以何种方式上课,在何地方上课都要时刻保证教学质量,不能投机取巧,因此,我提前做了好多准备,选平台,做测试,与每个学生沟通,确定授课方案等等。真正的做到在教育教学方式改变的情况下,不变的是师者情怀,不变的是责任和担当。
       线上教学与集中课堂教学差异性较大,课堂的管控力度难度倍增,教案的撰写发生转发,在课堂教学设计上必须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项目式、任务式在课程教学中得到充分应用,使学生充分知道每一堂课的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并将学习任务同时学习平台和QQ群公告同时发布。我选用的是“腾讯会议”网络直播,所每次上课之前都要做充分的准备。
2、做好课前教学设计

       1) 例如上午第一节课是8:30分正式上课,每次都会在前一天晚上和第二天早晨多次提醒同学们准时上课,提前十分钟开启会议模式确保每位学生在线听课。
       2) 课前发布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
       3) 在每次上课前都要做好课堂的总体计。
3、加强课堂管理
       确保所有学生在线的同时还要着重对课堂加强管理。我的方法是:把每个班级分成几个学习小组选出组长,让组长起到一个带头督促的作用,实时的掌握自己组员的动态。不定时进行提问,以文字、语音或视频的方式,对次课程结束后都要对每个小组的表现给予嘉奖或者惩罚。通过这样的方式能调动起大家的兴趣,学生也积极的参与进来,也锻炼了学生的团队意识,效果良好。
4、加强课后训练
       本学期教授三门课程,分别是:计算机网络,Linux操作系统以及ASP.NET程序设计。
       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相对多一些,所以的就要求学生做笔记,每一节课下课后必须要上交手写笔记。同时要求学生保管好自己的学习笔记,返校后上交审阅,告知学习笔记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项重要评价标准。
       Linux操作系统和ASP.NET程序设计实际的操作性比较强,会要求学生必须自己动手做,把整个过程通过视频发布到群里,这样才算是完成,这样的方式同学每个人都能认真的对待,有的同学在安装软件或者写程序时会遇到各种bug,但自己也不轻言放弃,不断更改,一遍不行两遍,有时甚至十几遍,有时深夜我还会接收到学生的发过来问问题的信息,这种精神很让我感动。
5、及时发布学习资料

       线上最担心的之一就是学生学习资料欠缺,在开课之前已把学习资源发布到网络学习平台和QQ学习群内。对于课上出现网络卡顿的现象也做了备案,每次上课都会录屏,课后把一些课程的相关材料,再次发给学生,以备自主学习。充分发挥网络共享资源的优势,引导学生对学习资源的搜索与学习,加强课程知识的来源,扩展学生的学习面,以便更好的掌握课程知识点。
6、加强教学反思;

       线上教学对我而言是一个全新的事物,每一堂课后都必须进行深入的教学反思,对于每堂课出现的问题都必须寻找解决方案,在问题中前行,才能保质保量的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疫情阻挡了学生返校的脚步,但不会阻拦每个信息学子变成更好的自己。课堂虽在线上,线下的努力和自律却不会停止。待到疫情结束之时,便是老师同学们再聚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