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专业实力强劲
拥有 4 个本科专业,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为中国机械类一流专业 6 星级、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专业、吉林省一流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为中国机械类一流专业 6 星级、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智能制造工程为中国机械类一流专业 4 星级、中国高质量应用型专业;机器人工程为中国机械类一流专业 4 星级、中国高标准应用型专业。4 个专业所依托的机械工程学科为吉林省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学科,还拥有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群 “光电子信息与精密机械” 以及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专业群 “高端装备智造产业技术”。建有省级精品课 1 门,优秀课 6 门,校级精品课 3 门,校级优秀课 10 门;校级教学、科研团队 8 个。
2.实践平台优质
建有吉林省机械工程教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 12 个省级及以上教学科研平台,为教学和科研提供坚实支撑。
2. 师资队伍优秀
现有专、兼职教师 65 人,“双师型” 教师占比 85%、高级职称教师占 54%、中级职称教师占 23%。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有 50 人,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有 35 人。拥有吉林省教学名师 2 人、吉林省 C 类省部级领军人才 1 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 1 人等众多优秀人才,还有长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力学教学优秀教师等各类荣誉获得者。
3. 产教融合深入
深化产教融合,与吉林大学等省内外重点高校、一汽大众等知名企业、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建立起 50 余家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打造 “校 + 企 + 所 + 政” 四方协同的 “多元协同育人” 模式,实现教育资源整合、科研力量联动、产业需求对接。
4.培养复合型人才
创新实施 “1+X” 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学历教育 + 职业技能认证” 双轨并行体系,学生可考取机械设计工程师等 10 余项行业权威认证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高达 92%。
5.注重个性化培养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与特长,进行专门、个性化的培养。
6.学生竞赛成绩斐然
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竞赛,在 “互联网 +”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数学建模竞赛等 30 余项国家级赛事中累计斩获数项荣誉。
7.考研成果显著
考研率稳步攀升,部分学生考入国内外知名高校攻读硕士研究生。
8.就业率居高不下
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超 98%,本科生一次就业率达 95%,稳居吉林省同类高校前列。毕业生专业对口率高、就业层次优,深受中国一汽、中车长客等龙头企业青睐,就业状况良好。
9.奖助体系完善
构建起以国家级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助学金为引领,“建昭基金” 为特色,校级学业奖学金、专项奖学金为补充的多层次、全覆盖奖助体系。每年投入超百万元资金,涵盖多个领域,全方位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拥有 4 个本科专业,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为中国机械类一流专业 6 星级、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专业、吉林省一流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为中国机械类一流专业 6 星级、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智能制造工程为中国机械类一流专业 4 星级、中国高质量应用型专业;机器人工程为中国机械类一流专业 4 星级、中国高标准应用型专业。4 个专业所依托的机械工程学科为吉林省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学科,还拥有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群 “光电子信息与精密机械” 以及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专业群 “高端装备智造产业技术”。建有省级精品课 1 门,优秀课 6 门,校级精品课 3 门,校级优秀课 10 门;校级教学、科研团队 8 个。
2.实践平台优质
建有吉林省机械工程教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 12 个省级及以上教学科研平台,为教学和科研提供坚实支撑。
2. 师资队伍优秀
现有专、兼职教师 65 人,“双师型” 教师占比 85%、高级职称教师占 54%、中级职称教师占 23%。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有 50 人,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有 35 人。拥有吉林省教学名师 2 人、吉林省 C 类省部级领军人才 1 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 1 人等众多优秀人才,还有长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力学教学优秀教师等各类荣誉获得者。
3. 产教融合深入
深化产教融合,与吉林大学等省内外重点高校、一汽大众等知名企业、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建立起 50 余家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打造 “校 + 企 + 所 + 政” 四方协同的 “多元协同育人” 模式,实现教育资源整合、科研力量联动、产业需求对接。
4.培养复合型人才
创新实施 “1+X” 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学历教育 + 职业技能认证” 双轨并行体系,学生可考取机械设计工程师等 10 余项行业权威认证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高达 92%。
5.注重个性化培养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与特长,进行专门、个性化的培养。
6.学生竞赛成绩斐然
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竞赛,在 “互联网 +”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数学建模竞赛等 30 余项国家级赛事中累计斩获数项荣誉。
7.考研成果显著
考研率稳步攀升,部分学生考入国内外知名高校攻读硕士研究生。
8.就业率居高不下
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超 98%,本科生一次就业率达 95%,稳居吉林省同类高校前列。毕业生专业对口率高、就业层次优,深受中国一汽、中车长客等龙头企业青睐,就业状况良好。
9.奖助体系完善
构建起以国家级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助学金为引领,“建昭基金” 为特色,校级学业奖学金、专项奖学金为补充的多层次、全覆盖奖助体系。每年投入超百万元资金,涵盖多个领域,全方位助力学生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