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电要闻

主页 / 新闻中心 / 长电要闻 /

王思迪董事长在校庆十八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019-09-29阅读次数: 编辑:大学生新媒体中心
    今天,我们迎来了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建校 18 周年大喜的日子,此时此刻,我的心情和在场所有光电人一样,非常的欣喜和激动!
    新世纪之初,作为高等教育办学机制与模式的一项探索和创新,同时也为了创设更好更快扩大高等教育资源的有效途径,国家鼓励并支持普通高校与社会力量以新的机制和新的模式合作创办二级学院,也就是后来的独立学院。
 
    一大批富有实业报国情怀的企业家纷纷与各知名大学携手,创办了近三百所新学校,光电信息学院就是其中之一。
    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想先跟大家分享办学的缘起。我出生在一个尊师重教的大家庭,我的祖母是一位拥有几十年教龄的优秀教师。
 
    受她的影响,我的父亲王建昭先生一直有着非常强烈的意愿,就是捐资助学、投资办学。所以在 1998 年 5 月的时候,我的父亲以个人名义捐资 30 万元,在当时的长春光机学院,也就是今天的长春理工大学,设立了“建昭育才”奖学基金,用于奖励学校品学兼优的学生。
 
    我的父亲从此和理工大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于是就有了2001年,由长春中山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出资,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提供优势教育资源,双方合作创办了光电信息学院;我的父亲王建昭先生当选为光电信息学院的首任董事长。
 
    十八年后的今天,我们应当感谢王建昭先生、姜会林院士、徐洪吉校长等学院的创始人们,是他们搭建了这个平台,让许多有志青年实现了教书育人的理想,让万千学子圆了一个上大学的梦。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光电信息学院的创始人们致敬!
    十八年前的长春高新区还是一片亟待开发的荒地,而一所新学校的诞生为这里带来了无限的生机。
 
    初创当年,学院的办学条件还不够完善,但是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院顺利度过了创办之初的艰难。
 
    当年的初始校区——博才校区只有 6 万平米大小,建成后的校舍建筑面积只有 5 万多平方米;当年我院首批招生仅有 534 人,四年后在校生总数也仅有 3764 人;当年我院依托理工大学师资办学,自有教职工最初不到 50 人。
 
    组织春游的时候,一台大巴就能装下所有人;最初我院只有 7 个本科专业,只有两个实验室……尽管如此,在一代又一代光电人的接续传承下,光电信息学院由小到大、由弱及强,闯出了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如今的光电信息学院历经十八年发展,已经成为一所拥有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 70 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 30 多万平方米的高等学府;学院年招生计划 2800 多人,本科在校生人数超万人,教职工人数近 700 人。
 
    学院开设 35 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理、经、文、管、艺等六大学科门类,其中工科专业占 70 %以上,光学类专业作为学院的主打品牌专业;学院教学仪器设备总值已超过1亿元,实验室总数超过 130 个。
 
    学院现已累计为社会培养了近 3 万名优秀毕业生,其中 1700 多人考取了研究生,年平均考研率 8 %;光电科学分院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等专业年平均考研率超过 30 %。
 
    2017 年来,学院连续三年蝉联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全国 18 强。
 
    在2019年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中,我院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三个专业被评为六星级专业,被誉为“中国顶尖独立学院专业”。
 
    其中,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两个专业排名全省第一、全国第一!建校以来,我院积累了良好的办学声誉和公信力,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民办高等教育学校”“吉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吉林省文明校园”“吉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吉林省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吉林省书香大学示范基地”等多项荣誉称号!
 
十八年的发展有目共睹,
 
十八年的业绩引人骄傲!
 
    时至今日,我们应当感谢这个时代,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民办教育给予了强有力的方针指引和政策扶持,赋予了民办教育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机,让这所年轻的学校牢牢地扎根吉林大地,茁壮成长,桃李满园!
 
    我们应当感谢各位领导和各界友人,您多年来对光电信息学院给予的关切和呵护,是激励我们不断坚定信念、一往无前的动力!
 
    我们还要感谢在学院发展历程中曾经在此工作过和正在工作着的各位领导和教职工们,正是有你们一代代初心不改,薪火相传,才有了学院十八年一路铺展的绚丽画卷,在你们身上永远闪烁的是不灭的光电精神!
 
    我们还要感谢千千万万校友和如今正就读于光电的同学们,你们选择了光电,把这里作为你们梦想开始的地方;你们让光电变得更加强大,更加富有内涵,让这所大学充满活力,永葆青春!
    18 年的基业,来之不易。今天,我们站在这里缅怀先贤,重温历史,也要认真思考——当历史的接力棒交到我们这一代人手上,我们应有什么样的理想与抱负,去迎接崭新的未来。

    当年我赴英留学完成学业后,毅然选择回到祖国,志在能为祖国、为家乡干一番事业,奉献自己的才智和青春。来到学院后,我始终为光电取得的成绩感到欣慰和自豪。
 
   今时今日,学院快速发展过程中每一个细小的变化也时常令我感动。我非常荣幸能和一群满怀热情与理想的人们一起,为创办一个中国一流的教育品牌而不懈奋斗。我衷心地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打造出最优质的教育,让每个受教育者通过终身学习来用知识改变人生,创造更好的自己,进而成就最高素质中国人!
    今年,新中国迎来成立 70 周年华诞。今日之中国发展朝气蓬勃,大国崛起势不可挡。从未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给予每个人如此优越的成长环境和巨大的发展空间,从未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赋予每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以希望和机遇来实现自己毕生追求。
 
    光电信息学院今已成人,必将勇担起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在中国民办教育波澜壮阔的历史洪流中,勇立潮头,一往无前!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在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在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高教 40 条”精神的指引下,万千光电人戮力同心建设一流应用型大学,正是践行“厚德、诚信、自强、卓越”校训精神的新解读、新任务和新征程。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我们坚信,今天的理想,犹如新校区新植的树木,若干年后必将枝繁叶茂,立地擎天。光电信息学院将为实现“两个 100 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续写新篇,再创辉煌!
 
最后衷心祝愿祖国
 
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祝福光电十八岁
 
生日快乐!前程似锦!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