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加强疫情防控期间高校思政课教学组织工作的有关通知精神,以及学校延期开学期间在线教学工作的相关要求,充分发挥思政课在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主渠道作用,做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我校马社学院思政课全体教师将吉大直播课堂“重温历史,打赢战‘疫’”作为线上教学资源,将全面战“疫”的生动实践转化为立德树人的鲜活素材,以“战‘疫’必胜: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为题,充分利用超星学习通和泛雅网络教学平台,同时辅以班级课程QQ群、微信群等,用一种别开生面的线上教学方式,开启了2020年春季学期第一堂思政课。
齐聚云端,隔屏相望。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思政课堂,看看“疫情”之下的思政第一课。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程教学团队从如何正确认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如何正确认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实践价值、坚定打赢疫情总体战、阻击战的必胜信心等四个方面,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性、真理性与当前抗疫形势紧密结合,极大地提高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开学第一课”的理论性、学术性和时效性。充满正能量的思政课教学引导学生理性认知、积极应对、学会观察、深刻思考,在战疫中感知国家力量、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和人民的真情;引领学生澄明心智、敬畏生命,涵养时代青年爱国爱党的炽热情怀和功成有我的责任担当。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教学团队和学生分享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抗疫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主流媒体的疫情相关文章、数据和观点,从党和政府的领导能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大国担当、势不可挡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方面,引导同学们从理论上分析“战疫”行动是怎样彰显制度优势?怎样展示中国力量?怎样体现中国精神?怎样表现大国担当?从而引导学生明辨是非,认清实质,树立危机意识、坚持党的领导、深厚人民情怀、强化法治信仰,坚定“战疫”必胜信心。深刻体会在疫情防控中体现出来的万众一心、勇往直前、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中国精神,深刻体会疫情防控中呈现出来的中国制度优势,从而增强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
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程教学团队带领学生观看视频,从历史上各种疫情发生的自然常态、世界大规模传染病的流行史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抗击疫情的经验等方面,向学生讲解了中国历史上抗疫的历史经验,在历史与现实的进步历程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疫情,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了解我们国家在这场战“疫”中展现出的强大制度优势和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的巨大力量。帮助同学们坚定信心,将疫情带给学生们的压力与不安转化为决心与勇气,以思想之利器帮助学生澄清网络上形形色色的言论,推动学生的思想拨云见日,走得更远。
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程教学团队将疫情防控的素材转化为深刻而鲜活的教学素材,将在党的领导下各族人民众志成城、团结抗“疫”、全国各地驰援湖北、广大医务人员逆行而上、无私无畏的感人故事和动人情感传递给学生,讲述了一个个在疫情防控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迹,引导学生感受中国速度、中国精神,认识广大中国共产党员在战“疫”中发挥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厚植学生爱国情怀,树牢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教育学生树立珍视生命的价值观,号召广大学生做防控疫情的参与者、自我保护的先行者和网络秩序的维护者。从道德与法律的角度,引导学生切实做到“不信谣,不传谣”,用好法律武器,共同维护风清气正的网络舆情环境。在润物细无声中深化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榜样力量培育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家国情怀。
在这场看不见对手、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在普通的教学岗位上,马社学院全体教师以传递战胜疫情的坚定信心、讲述动人心弦的真实故事、展现新时代的中国力量为己任,精心准备,精细打磨,以当前疫情防控为主题结合四门思政课各自内容和特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引导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增强了学生们对疫情防控的必胜信心。
课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在这样特殊的时期,聆听这样一堂特殊的思政课,犹如暖流滋润心田,心中充满信心和决心。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全国上下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一定能够迎来这场战“疫”的胜利曙光。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
只要我们全校师生勠力同心、
顾全大局,众志成城,
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这场防疫阻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