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电要闻

主页 / 新闻中心 / 长电要闻 /

关于开展2020年大学生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2020-08-02阅读次数: 编辑:全媒体中心
2020年的你们
是否曾为疫情中的英雄落泪
是否曾想过自己有一番作为
故事只是故事,但是英雄
可以是我,亦可以是你
 
每年盛夏
总有那么一群身影
不畏炎热,不畏酷暑
用文化,用科技,用热情
书写新时代的青年担当
他们用自己的足迹
走遍了祖国的每一寸山河
助力脱贫攻坚,投身强国伟业!

为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根吉林大地了解社情民情,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服务家乡经济社会发展,按照团中央《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做好2020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我省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决定开展吉林省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具体通知如下:
一 活动主题
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
决战脱贫攻坚,投身强国伟业
 
二 总体安排
1.活动形式。以返家乡社会实践作为今年“三下乡”工作的主要活动形式,依托团中央开发的“返家乡社会实践岗位对接系统”小程序,以学生个体为单位,以县域为活动范畴,开展属地化社会实践。采取省级统筹,市县、高校征集发布实践岗位,学生个人自愿报名参加,用人单位自主遴选对接并负责工作及安全保障的活动模式。各学校要进一步畅通个人申报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网络渠道,指导青年学生减少活动半径,在家乡地开展社会实践。各地各校不得组织2人以上的实践团队,开展集中性、跨县域的实践活动。
2.突出主题。聚焦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今年以来先后五次给青年的回信和寄语精神为重点,结合阅读“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系列访谈实录,让学生通过深入的社会实践,深刻领会新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实践伟力,从而更加自觉地用新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3.确保安全。各地各校以保证实践学生健康安全为首要前提,严格遵守当地疫情防控要求,按照“就近就便”原则,开展以学生个体为主、以家乡地为主的社会实践。强化用人单位主体责任,坚决杜绝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指导各用人单位指派专人负责实践学生的工作协调及安全保障。
4.务求实效。按照“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原则,进一步严实作风,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要深入实际,力求实效,反对“形式主义”、“摆拍走秀”;要帮忙不添乱、增彩不增负,不给基层增加负担。
 
三 主要内容
在全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背景下,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采取学生个体返家乡社会实践模式,突出助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和“青年之家·学习社”建设等重点,引导青年学生走入基层了解社情民情,以政务实践、企业实践、公益实践、社区报到、兼职锻炼等为主要方式,参与属地化、常态化的社会实践活动,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1.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以学生专业技能为依托,在科学精准有效的防控措施保障下,鼓励青年学生参与社区防控排查、社会秩序维护、疫后心理疏导、便民利民服务、参加生产劳动、典型事迹宣讲等实践活动,为战胜疫情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2.投身打赢脱贫攻坚战。鼓励青年学生通过开展政策解读、实地调研、技能培训、医疗扶持、电商带货、就业服务、资源对接、信息服务、志智双扶等活动,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在参与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凝聚力量、贡献智慧。持续开展“学伴+”活动,针对建档立卡困难家庭子女和困境儿童实际,鼓励学生结对开展在线课业辅导和线下力所能及的帮扶活动。各地各高校要注重讲好脱贫故事,展现变化历程,引导青年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增强制度自信。
3.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动员鼓励青年学生投身家乡乡村振兴,开展基础教育、医疗卫生、服务三农、青年工作、基层社会治理等领域的实践活动,帮助发展乡村产业,改善基础设施,美化乡村环境,促进公共服务,提升乡风文明,促进基层团的工作。
4.参加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鼓励学生志愿者深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青年之家·学习社”,开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等志愿服务活动。着眼倡导文明生活风尚,积极宣传科学健康文明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提高公众生态环保意识。
 
四 有关要求
1.周密部署,突出育人实效。各地各校要坚守实践育人初心,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积极募集实践岗位,发动青年学生广泛参与实践活动。各地要认真总结去年“返家乡”工作经验,加强试点县区工作,夯实属地“返家乡”工作品牌。各高校要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推进社会实践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给予学分认定,开发青年学生感兴趣、与其实际需求相匹配的实践岗位。各地各校要依托“返家乡社会实践岗位对接系统”小程序,进一步畅通个人申报参与实践活动的网络渠道;按照“谁的岗位谁负责”原则,指派专人指导用人单位进行人岗对接及上岗管理工作;指导学生按照“就近就便”原则,以个人为单位,在家乡地开展实践活动。
2.严格管理,守住安全底线。各地各校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始终把实践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严格执行活动地疫情防控要求,依法依规组织各项实践活动。要加强过程管理和指导,坚决守好意识形态和安全稳定底线。要加强安全保障,切实做好实践活动的培训指导和安全教育。要密切关注疫情形势变化、极端天气变化和服务地区的自然、地质条件,做好突发事件的应对预案与处置。用人单位要为实践学生购买短期意外伤害保险,各地各校要进行安全兜底,切实保障学生人身和财产安全。
3.加强宣传,扩大影响覆盖。各地各校要对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深入宣传报道,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要加强舆情风险防范,不断提升“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品牌传播度和社会影响力。要依托团属新媒体平台,开展“我的返家乡实践故事征集”、“暑期返家乡社会实践优秀调研报告征集”、“镜头中的三下乡”等线上活动,做好典型选树宣传。
 
下面是活动报名登记表
 
注:此表仅做参考。市(州)、高校团委可据实际需要调整。
 
看到全国大学返家乡社会实践工作指引
大家是不是也跃跃欲试呢?
不会申请?不熟悉流程?
别担心,团团带着详细的操作指南来啦!
 
操作流程
首先,大家可以动动手指
关注“创青春”公众号
选择“实践教育”-“返家乡”栏目
进入小程序
小程序可以实现岗位发布、搜集、报名等功能
登录
关注“创青春”公众号
选择“实践教育”-“返家乡”栏目
未注册的同学先进行注册,注册过的同学直接登
 
学生报名流程


进入首页后点击项目列表
浏览单位发布的项目信息
浏览项目信息详情
选择中意的项目报名

岗位发布单位
 
发布活动项目的单位需要进行注册
单位资质审核通过后
将允许发布活动项目
登录网址:https://gov.5idream.net/login

发布和管理活动
点击左侧【发布岗位】按照发布活动的要求
逐步逐项填写活动项目内容

活动项目成功
点击【岗位(项目)列表】
进行岗位或项目管理

操作过程中
如有疑惑
可以咨询客服
010-62666728
 
注意啦:
保证健康安全是首要前提,
一定要严格遵守当地疫情防控要求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