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电子科技学院联合复旦大学新学术 成立课程思政实践基地
2021-06-02阅读次数:
编辑:新媒体周超
长春电子科技学院(原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始建于2001年,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为独立学院,是一所万人规模且专业优势明显、办学特色鲜明、综合实力较强的吉林省省属应用型大学。复旦新学术是复旦大学下属的学术共享平台,平台致力于整合学术资源,传播优质学术内容,涵盖学术活动、学科建设、科研过程、学术成果发布等重大事宜。
2021年,是党的第一个百年华诞,尤其是在经历了过去的不平凡的2020年之后,党对高等教育提出了全面迈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要求,其中思政内容是党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最为核心的关键诉求。同时,2021年也是长春电子科技学院成立的20周年,学校也进入了更为全面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面向未来,依托于复旦大学的复旦新学术与长春电子科技学院的合作领域必将进入更为深层的思政研究阶段。
回顾2020年,4月由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课程思政建设正式要在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切实提升立德树人的成效。基于此,复旦新学术与长春电子科技学院提出将进行强强联合,成立课程思政实践基地,在双方各自原有的优势基础上进行互补,共同探索思政教育各方面的理论与实践。
长春电子科技学院和复旦新学术必将在各自已有优势的基础上,续写出富含新时代要求的新篇章,将双方的合作内容带向更高更远的未来
具体活动事宜安排如下:
将于6月4日下午1:30在长春电子科技学院主楼第三会议室举行,将同时进行两场线上线下专家讲座,具体讲座内容如下:
1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蔡基刚教授:课程思政视角下外语教学中的中西文化对比研究
简介:蔡基刚,男,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外国语言研究所副所长。
研究方向:对比语言学,应用语言学。主要贡献: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教育部项目3项,主持省市级科研项目4项。2009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转型时期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现状调查及对我国外语人才培养政策制定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09BYY027)。最近10年,在国家级外语核心刊物上发表CSSCI论文50余篇。
2 复旦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蒋玉龙教授:智慧教学助力一流混合式课程建设
简介:蒋玉龙,男,博士,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卓学计划学者,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复旦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副主任,IEEE/EDS-CPMT上海联合支会主席。
1999-2005年在复旦大学相继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05年7月起受聘于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从事集成电路先进工艺与器件、功率器件、CMOS图像传感器和柔性电子器件研究。在IEEE EDL、Appl. Phys. Lett.、J. Appl. Phys.等主流期刊上作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已发表几十篇研究论文;多次担任国际结技术研讨会程序委员会共主席和国际固态与集成电路技术大会秘书长、程序委员会共主席。2003年12月在华盛顿曾获得“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电子器件分会全球研究生奖学金(IEEE/EDS GSF)”。
欢迎吉林省内的各高校外语负责人及一流课程团队莅临指导,互相交流,加强各校课程思政的建设力度。同时将进行超星和钉钉群的线上直播,方便更多兄弟院校的教师群体能够共同分享,共同促进,共建课程思政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