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主页 / 新闻中心 / 教学科研 /

云端上的教学--我的线上教学体验

2020-03-09阅读次数: 编辑:大学生新媒体中心
《大学英语——中国文化课程》线上教学
大学外语教学部 冯勋 

    大学外语教学部依托Umoocs与we平台,并结合“钉钉数字化教学平台”进行在线教学。在线上教学中设计了大学英语连续学习的方式,旨在提高大学英语线上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协作学习的能力。 
 
    在线上教学过程中,我以学生的线上自主学习为开始,紧跟教师线上的直播课程学习,并伴随课后的拓展学习、成果分享等多维活动。这样的教学设计有助于在线上增加英语输入及英语学习时间,使得英语学习具有连续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线上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数据技术助力云课堂,开展有效问卷调查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对于线上课程的课堂参与度,正式开课前,我对18级光电科学分院全体225名学生进行了课堂参与行为的问卷调查,线上发放“课堂参与行为与性格调查问卷”225份,回收问卷210份。开课前及时了解学生对与各种课堂参与行为的偏好与性格分类,合理安排线上直播学习中师生互动方式。
 
    调查问卷二维码:  
    每堂课程结束后,我会根据“直播统计”跟踪学生的课堂参与及表现,从而发现网络课堂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同学生沟通,或对教学设计做出调整,做到“一课一案,一生一策”,不落下一名同学。
二、构建智慧学习空间,精心设计教学  
 
    依托Umoocs和we平台大学英语线上教学及直播教学模式的构建,主要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与评价四个部分,即线上自主学习与线上直播学习的有机融合,通过这四个环节致力于形成“课前-课中-课后-评价”的连续学习模式,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具有连续性,并引导学生有效完成知识的输入-内化-输出-评价的流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协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效果。
三、科技助推精准教学,智慧提升教学质量
 
1. 学习模式多样
 
    在大学英语线上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以教材为依托,选取相关线上资源来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在充分发挥学习者主体性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英语学习的综合能力。
2. 学习资源丰富
 
    通过Umoocs与外教社we平台学生可以在线学习各种优秀的在线课程或其他相关教学资源,教师也可以随时观看其中一些优秀的课程,并从中挑选出一些课程的亮点,来补充线上直播教学的内容。
 
    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Umoocs与外教社we平台灵活挑选适合自身水平或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来进行个性化的学习,以此来丰富自身的学习体验。
3. 课堂效果优化
 
    依托Umoocs和we平台的大学英语线上教学模式绝不仅仅局限于线上的直播课程,从本质上说,它是行为主义、联通主义、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的混合。利用现代化的互联网技术与资源,有效的增加学生对于英语学习参与的机会,让学生有备而来,避免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线上平台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不断改进教学内容与方法,优化课堂效果。
线上教学典型做法
 
大学外语教学部 苗慧
 
    线上任务布置应紧密结合在线课程内容,结合事实,承上启下,必有回响
 
    我们以一个特殊的方式迎来了2020年的春季学期。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无法与同学们在实体课堂相遇。所以大学外语决定利用现有的钉钉平台进行网络直播授课,在现有教师身份的基础上,我也给自己又增添了主播的新一重身份。线上授课的难题在于无法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互动和及时关注学生的对于知识掌握的动态。所以线上任务的布置上我花了一些心思。
 
    首先在每堂课的教学内容上,我额外增加了疫情高频词汇这个版块,每节课我会结合疫情新闻并配以图片,为同学们介绍5-6个有关疫情的高频词汇,并在第一周的周末让学生利用英语趣配音APP任选一部针对此次疫情的科普短片进行配音,并分享至钉钉群,供同学查阅评论,从而达到练习口语的教学目标。
    其次课后拓展部分,我会结合本课话题利用线上资源,在线上发布任务,让同学自行观看演讲视频并从中自主学习10个生词作为当日的每日学习反馈。而我也会在当日学习反馈提交截止时间后结合学生的反馈情况,发布一份教师版的词汇总结,作为学生对今日任务完成的一次自我测验。
 
    最后考虑到线上授课,同学可能会出现信号卡顿,知识点掌握不精准等情况。我会在一周课程结束后,将本周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发布给同学供他们用于巩固温习。在第一周的课程结束会,我也与各班课代表集体进行了语音会议,及时了解各班对晚上授课的进度或节奏是否满意,同学是否有困难或建议。同学反映都跟的上,有的同学甚至很喜欢英语配音这样的口语练习方式。
    此次疫情让我们更多的开始关注线上资源,也更加推进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同时探索多种途径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对我们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次提升。希望疫情早日结束,早日与同学们重逢。
 
摸索中前进,沟通中调整
——疫情期间授课方式的实践与研究
 
光电工程分院  刘赟
 
    1月24日,大年三十,武汉封城,疫情似乎严重了。纠结了两天,最终还是决定:暂时不回婆婆家了,等疫情过后再回去看望老人。1月26日,儿子学校要求,班级干部一对一、点对点通知:返校延期,所有同学不得在学校通知的返校日期前提前回京,每天上报出行情况、身体健康情况等等。1月30日,学校图书馆通知万方数据库为教师和学生开通漫游帐号。到此时,我已经“宅”在家里几天了,最开始的恐慌感逐渐退去,在看到“逆行者”奋不顾身时,总感觉自己应该做些什么,而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教师,我能做些什么呢?
 
一、提前预习:平台学习、微信答疑、上传电子书
 
    思考过后,我想到了我的学生们,他们现在也都“宅”在家里,如果能够利用假期时间提前预习,对开学后的学习也会有帮助。2月1日,我向分院提出设想:利用智慧树平台提前开课。在分院领导和教务处领导的鼓励下,在长春理工大学刘冬梅老师的积极协调下,在智慧树房岳老师的帮助下,2月5日,光电工程分院19级全体同学,正式在智慧树上开始了应用光学课程的学习,学生们的学习热情非常高。
    为了沟通更直接,在辅导员老师的帮助下,每个班级建立了应用光学学习微信群,同学们可以在群内讨论学习,我也可以随时掌握他们的学习情况,与他们沟通,进行疑难问题的解答。
 
    有同学提出:只看平台上的资料,有些地方理解不了,能不能网上买书?我又联系了其他学校的老师,他们给我提供了电子书。这样,学生们开学前的应用光学课程预习阶段顺利开展起来了。
二、课前准备:录课、平台试运行
 
    2月14日,学校开始向全体教师征集线上授课建议,2月16日开始统计。如何开展应用光学课程的线上授课?我陷入了深深地思考。
 
    首先,我决定一定要录课,以备不时之需。如果有同学家里信号不好,直播效果不理想,虽然可以单独辅导,但是,不会讲解那么细致。而且,学生们对录播课程的学习,可以利用暂停功能,以应对家庭成员临时发生的状况。这一点,从我儿子在家学习的过程中,我深有体会。家长看着孩子“辛苦”学习,一会儿送水果,一会儿送零食,直播课常常被打断,学习效果不理想。当我做了这个决定之后,我就抓紧时间,开始录课。
    接下来,我又再想怎么上课?正常情况下,学生们可以下载录好的课程进行学习,我儿子在家就是这样上课的。可是,咱们的学生能做到不用监督,自己主动按时学习吗?我心底的答案不是肯定的。也就是,很大一部分学生需要老师的管控,需要引导督促他们学习。
 
    所以,我还是决定利用智慧树平台,建立翻转课堂,进行签到,以让学生们坐下来准备学习,再利用见面果,直播授课或播放录好的视频。为了保证正式开课不出现问题,我提前与学生们约好时间进行测试,效果理想。
三、正式开课:平台拥挤、音效不好、个别同学找不到入口,临时调整学习流程。
 
    3月3日,下午56节,我这学期的第一节应用光学课,我早早就坐到电脑前,本以为做了充分的准备,可以顺利完成教学。可接下来的一节课,让我无奈又欣慰。
 
    无奈的是,正式上课,平台突然拥挤,一些同学进不到平台;进入平台的学生,有几个人找不到课堂入口,以前参加过试运行的同学给他们讲解,他们就是听不懂;而进入课堂的学生,也有些同学反映音效不理想,有两个声音……我处在崩溃的边缘,之前的努力,似乎全部归零,就在这时,手机的微信群里,同学们传来的各种安慰短信让我欣慰。
 
    我又重新满血复活了,我马上加入了他们的QQ群,把PPT和录好的课程视频传到群里,让他们下载视频,开始学习。而我的内心依旧忐忑,这样学习,学生们能做到自律吗?怎么监督他们呢?我想到了作业,于是,我和班长商量,让同学们把作业上传到QQ群里的共享文件中。
 
    后来,学生们给我推荐了QQ小程序“老师助手”,看到同学们手写拍照上传的作业,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我可以通过每节课留作业的方式,督促学生们完成当日的学习任务,再利用这个小程序进行批改、公布答案、给学生们发小红花、点赞等,吸引同学们关注,并考察他们的学习情况。
四、调整后再上课:
 
    3月5日,下午56节,我这学期的第二节应用光学课。为了这次课能顺利进行,我调整了学习流程,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效果。
 
    我提前一天发了通知,通知内容大体如下:为避免平台使用故障对学习的影响,现在调整应用光学课程的学习流程。主要包括以下:
 
    1、下载录课视频。周一晚下载周二上课视频;周三晚下载周四上课视频。下载可通过智慧树平台的学习资源,也可通过QQ群的共享文件。
 
    2、平台签到,多元化学习。周二和周四中午12:30到12:55在智慧树平台签到,老师利用见面课播放视频,同学可在线学习,也可利用自行下载的视频进行学习。学习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通过微信群与老师直接沟通,老师在线答疑。
 
    3、小程序收、发、批改作业。每次课结束后,老师通过“老师助手"发布作业,同学们按时间要求上交作业,老师批改后返给同学,并通过小程序公布作业答案。
 
    4、微信群线上答疑。课余时间,同学们可以随时通过微信群向老师提出问题,老师抽时间进行线上答疑,同学们可以把问题写下来,拍照发到群里即可。
 
    第二节课正式开始了,同学们签到,还算顺利。4位同学没完成签到,后来,在微信群和我解释了情况,1位同学走错教室,去了英语老师的课堂;1位同学平台拥挤进不来,两位同学没有提前5分钟进课堂,以至于进来时,签到已经完成。我利用直播总结了一下第一次课和第一次作业的情况,就开始了第二次课的正式播放,同学们也各自开始学习,几分钟后,微信群里,学生们开始提问了,从问题的内容上看,他们与我的距离已经在逐渐减小,我相信,虽然我们只在线上交流,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建立深厚的师生情谊。
五、总结:继续研究,争取更好
 
    开学第一周已经过去了,现在已经是周六的深夜了。这一周,我虽然只上了两次课,但是,真的是感触太多:学生们太可爱了!他们宽容,能理解老师的不易;他们爱学习,愿意主动思考问题;他们乐于助人,帮助同学,协助老师。为了他们,我要努力,再努力,再加倍努力!
 
    今天,写了这么多,并不是我自认为自己在线上授课方面有多优秀,或者是有什么可以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我更多的想法是,把我的挫折和失败与大家分享,让大家少走弯路,也请大家把你们宝贵的经验分享给我,谢谢!
 
    机电工程 刘效含:
 
    面对此次疫情,机电工程分院青年教师刘效含主讲的《先进制造技术》课程在云端开课了,该课程主要采用腾讯会议直播,师生连麦互动为主的线上教学模式,线下教师给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要求学生自主观看《How it’s made》进行拓展学习,引导学生对未知的探索,并建立微信群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深度交流。
 
    视频会议模式下,师生可以对话,也可以在互动区进行文字留言,实现了语音、文字的互动,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思辨能力和探索意识均有所提升。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本课程直面先进制造技术的最新发展,深度梳理课程内容,实现新知识、新认识、新结构、新案例、新习题的全新教学模式。
机电工程分院 刘效含教师
 
在线讲授《先进制造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