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主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

凤凰网来我院做专题访谈

2016-05-10阅读次数: 编辑:新闻中心
    5月9日,凤凰吉林网记者来我院做了【寻找蛮拼的“小人物”】的主题专访,分别采访了我院副院长刘海涛、教务处处长王耀远和广告学专业教研室主任尹更等。
    随后,记者在凤凰吉林网站上刊登了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寻找蛮拼的“小人物”】人物系列报道,向社会展示了我院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彰显了学院的风采。
 
系列报道之一【寻找蛮拼的“小人物”】刘海涛:做“光彩事业”的不悔教书人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副院长刘海涛。
 
    “我总能想起父亲拿着粉笔,举着书的背影。”每每谈及他的父亲,刘海涛总这样说。十年前,他终于郑重的从父亲手中接过这一棒,干起了他深以为然的“光彩事业”,那就是安心做一个教书人。
    现如今,46岁的刘海涛已经是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的副院长,不过最为特别的是,刘海涛独特的教育背景和实践经历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的教育观,因此,看似做教育的他又不仅仅只是刻板地教书。
刘海涛在整理教学资料。
    
    有着专业的石油知识和管理学教育背景的他,曾亲自下过油矿,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一头扎进油矿进行作业。他定了定神说:“加热加压的工作间极其闷热,噪音持续高于一百分贝。时刻检测仪器、记录数据的我在那时候就深刻地体会到,实践大于一切。现在我做教育,就把实践看的尤为重要。”
刘海涛接受凤凰吉林专访。
 
    2009年,甲型H1N1流感闹的人心惶惶,学院里所有疑似发烧的学生全部被隔离到学院体育馆中,为了减少隔离区学生们的恐惧与紧张,刘海涛毅然地选择不穿隔离服进到体育馆,并对同学进行心理安抚,此外,他还做起了后勤工作,亲力亲为地担负起了日常的消毒工作和药品分发工作。整整一周,他都往返于课堂、办公室、体育馆,时刻关注着隔离区同学们的体温状况,谈及于此,他皱着眉头说:“传染病可不是儿戏,我不允许我的学生有任何差池。”
    现在的他,一边专心于用自己所学的管理学知识不断研究和完善本院的教学体制机制,一边拿起粉笔,走进课堂,为学生上党课、讲知识。
刘海涛与学院老师就近期教学安排进行讨论。
 
    他曾用了一整年的时间问遍全院近百名基层教师,对之前预设的教师考核体系逐渐完善,这一完善过程大致反复进行了四五次。当最终的教师考核体系成型时,刘海涛已经添了许多白发,并引发了高血脂。
   “做教育,不代表只教书,把所有能提升教育水平的因素都考虑到并即刻行动才是真正的称职。”这就是刘海涛心中一直认为的真理,十年来,他一直信奉着,也一直践行着。

系列报道之二【寻找蛮拼的“小人物”】王耀远:做宁静致远的教育者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教务处处长王耀远。
 
    王耀远,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教务处处长,2002年进入成立不到一年的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有十四年的教育工作经验。在这十四年里,他深深地爱上了学校,爱上了学生们。
    王耀远入职的第一年做的是辅导员工作,一年的辅导员经历为他以后的工作积累下了宝贵的经验。王耀远表示,只有和学生近距离地接触,知道他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才能更好地做好工作,“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
工作中的王耀远。
 
    2004年,进入教务处工作的王耀远本想考研,但由于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王耀远落榜了。已经和学校有了深厚感情的王耀远没有选择调剂到外省读研,而是复读了一年,第二年考研顺利进入本校信息与通讯工程专业,毕业后留校工作。
    教务老师的工作非常琐碎、繁忙。“周末有考试的话我们就不能回家,还有平时出差、培训学习的时候也都不能回家,还好我妻子支持我。”王耀远笑着说,“有时候整天开会,连饭都吃不上。”
    王耀远在默默地付出着,每个学生成长的背后都有他的点滴努力。2015年年末,王耀远身体不适,在家人的劝说和陪同下,他来到医院进行检查,不料查出王耀远可能患有心脏病。然而,为了完成学校年末繁多的工作,王耀远拒绝了医生要求他住院检查确定病情的建议,回到学校继续工作。
    十四年的教务工作中,王耀远几乎干遍了所有职务,慢慢地从一名教务员走到了教务处长的位置。谈到王耀远的升职记时,他说:“认真工作是根本,如果你想让别人认可你,你就得比别人付出得更多。”
王耀远接受凤凰吉林专访。
    
    王耀远也有话想对他的学生们说:“要在大学期间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不要生活得很迷茫、很涣散。”作为一名有理想的教育工作者,他展望着美好的未来,“我期望所有的学生都可以有展示自己平台。”
 
系列报道之三【寻找蛮拼的“小人物”】尹更:把时间献给学生的无悔教师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广告学专业教研室主任尹更。
 
    一件格子衬衫,一件休闲夹克,一条宽松的牛仔裤,一张笑容满面的脸,他像往常一样坐在了办公桌前。他就是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的尹更老师,广告学专业的教研室主任。他2006年从外企转行进入长春高校教书,一晃已经十年。
    这十年来,尹更最大的收获就是他的学生。“在同学生交流中,我发现每届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即便是只差一年的学生。”尹更说道,“不同特性的学生就得用不同的方法和他们沟通,这样才能得到一个更好的效果。比如早些时候的学生属于开放型,教学中就更应让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而现在的学生心思更细腻,所以上课就要强调让他们注重方法。”
    在十年的教师生涯中,尹更指导的学生多次参加教育部、教育厅举办的广告类比赛,前后获得近百次奖项、证书。2009年,由尹更指导的作品《加加,给生活添点料》荣获了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广告策划类国家级三等奖,是吉林省唯一获得国家等级奖的广告策划类作品。当时三个人的学生团队压力很大,曾无数次想放弃。精神上的巨大压力让他们不敢怠慢一分钟。尹更看着学生也很心疼,尽力给他们最大的支持。筹备比赛的那一个半月里,尹更忙得分不清白天黑夜,半夜两三点还会接到学生想和他分享突发灵感的电话。为了学生的成长,尹更愿意把时间都献给他们。
工作中的尹更。
 
    在教学生涯中,尹更也总结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教学方法,即互动性案例性教学。这种教学方法能让学生更清楚地从受众的角度看广告,同时也能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制作广告的不足。
    谈到国内广告业的发展现状时,尹更表示:“酒香也怕巷子深,广告业前途无限,没有朝阳夕阳,要想经济发展,企业要创新,就必须得宣传出去。”面对新媒体的发展,尹更希望学生们拥抱新媒体,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和手段,更好的把广告植入进去。
   “做一名教师,是我从小的梦想。”这是尹更转行的原因,也是他坚持十年教书育人的动力。他说:“择我所爱,爱我所选,我会一直快乐地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