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文化传媒学院党总支书记何蔷带队,率师生代表赴校地共建单位通化市柳河县罗通山镇,参加“校镇共建结硕果,文化赋能罗通山”乡村振兴工作汇报会。罗通山镇党委书记王君等领导热情接待,双方共话合作成果、共绘发展蓝图,以实际行动推动高校智力资源与乡村发展需求深度对接。
汇报会上,文化传媒学院集中展示800余件由学生设计的农副产品包装、文创产品及主题海报,作品深度融合罗通山镇地方特色与创意设计,获与会人员一致认可。文化传媒学院党总支书记何蔷表示,学院始终以“党建+乡村振兴”为主线,创新“支部建在项目上、党旗飘在田野间”工作模式,组建由党员教师、学生骨干构成的“乡村振兴先锋队”,通过“三会一课”理论学习与田间实践相结合,推动师生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乡村的实效。
视觉传达教研室主任刘恒宇详细介绍设计作品时表示,后续将结合镇域实际需求推进作品批量生产,切实为当地农副产品销售及文旅产业发展赋能。王君书记对长春电子科技学院的支持表示感谢,期待更多长电学子以研学实践、实地调研、文化创作等方式走进罗通山,在感受当地历史文化魅力的同时,为乡村发展注入青春动能。何蔷书记则明确,学院将持续发挥设计、传播等专业优势,为罗通山镇及柳河县提供长效智力支持,助力构建“文化资源活化—产业升级—人才培育”良性循环。
现场还举行了颁奖仪式,为校地共建实践中表现突出的学生颁发荣誉证书,进一步激励青年学子主动投身乡村振兴事业。
作为文化传媒学院特色品牌工作,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战略已在梅河口市曙光镇西太平村合作中积累丰富经验。此次与罗通山镇的合作的阶段性成果,标志着学院乡村文化振兴实践迈入新阶段。在成果转化上,通过“党建+项目”模式推动800余件设计作品进入落地环节;在人才培育上,设立“党员责任区”,由党员教师带队攻关项目,培育“懂设计、爱农村、会策划”的复合型人才;在党建共建上,学院党总支与罗通山镇党委实现双向突破,联合开展“主题党日+乡村调研”活动破解文化发展难题,共同参与吉林省人参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以产教融合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未来,长春电子科技学院文化传媒学院党总支将持续以党建为“红色引擎”,深化“党建+文化+产业”融合模式,不断擦亮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特色品牌,让党的旗帜在乡村振兴一线始终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