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风采

主页 / 新闻中心 / 社团风采 /

探寻中华曲艺之美

2019-04-28阅读次数: 编辑:褚旭扬
“七分念白三分唱,白是骨头唱是肉”,曲艺作为说唱艺术,虽有悠久的历史,却一直没有独立的艺术地位。在中华艺术发展史上,说唱艺术曾归于“宋代百戏”中,在瓦舍、勾栏(均为宋代民间演伎场地)表演;到了近代,则归于“什样杂耍”中,大多在诸如北京的天桥、南京的夫子庙、上海的徐家汇、天津的“三不管”、开封的相国寺等民间娱乐场地进行表演。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给已经发展成熟的众多说唱艺术一个统一而稳定的名称,统称为“曲艺”,并进入剧场进行表演。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与接班人,戏曲自然是我们应该去了解和发扬光大的优秀文化。于是在这周二,秉文国学社推出了由鲁毅主讲的《探究中华曲艺之美》主题活动。在活动中,鲁毅以风趣幽默的语言,朴实精炼的陈词,将枯燥的内容讲述得引人入胜,让同学们身临其境,他还亲自演示了一段又一段的相声,逗得大家乐不可支,让戏曲与大家来了一次亲密接触。那么,就让我们就来回顾下今天的精彩内容吧。
1.什么是曲艺
曲艺,也称“说唱艺术”,是表演艺术中的一大门类。所有以口头语言的“说唱”方式进行表演的艺术形式,总称为“曲艺”,曲艺的基本特点是使用第三人称口吻,以口语“说唱”进行叙述。广义的“说唱艺术”包括全世界的众多艺术形式,如日本的落语、净琉璃,朝鲜半岛的盘索里,美国的饶舌,还有英语世界的单口喜剧等,狭义的“曲艺”则多指中国的曲艺形式。
2.曲艺的分类
曲艺可以分为叙事类的“说书”、抒情类的“唱曲”、幽默喜剧类的“谐谑”三个类型,徒口讲说、演唱、说唱相间、似说似唱的“韵诵”四种表演方式。
有苏州评话,扬州评话,北京评书,浦东说书,湖北评书,四川评书,说唱相间,苏州弹词,木板大鼓,湖南渔鼓,山东琴书,山东快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