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副刊

主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副刊 /

端午|人海茫茫,“粽”情于你

2021-06-14阅读次数: 编辑:大学生新媒体中心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转眼间我们迎来了端午佳节
接下来请跟随小电的步伐一起来了解端午节吧


    端午节(别称:端阳节、重午节、龙舟节、龙日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起源于中国古代,日期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由来
 
    纪念屈原
 
    传说屈原因壮志难酬、报国无门,加上祖国被侵略,从而投河自尽。当时的人们知道屈原死了之后,非常哀痛,很多人去汨罗江悼念屈原,甚至有些渔夫会将食物投入汨罗江,希望这些鱼虾吃饱了之后,不要去啃咬屈原的身体,这一举动被很多人效仿,有些人还会使用叶子将饭包起来放入河里。这一习俗也一直流传下来,因此,人们会在五月五号端午节这一天吃粽子,以此举来纪念屈原。
 

    纪念曹娥
 
    曹娥 14 岁的时候,她的父亲在 5 月 5 号则一天于水中溺毙,当时曹娥伤心大哭,并且在 5 月 22 日的时候也投江自尽, 5 天后,曹娥的尸体抱着父亲的尸体一起浮出水面。当时的百姓都觉得曹娥是一个非常孝顺的孩子,因此,知府为曹娥建庙宇、将村镇更名为曹娥村。当时人们认为是曹娥的孝顺感动上天,因此,当地百姓在每年的五月五号会纪念曹娥。
 
端午习俗

    吃粽子

    在我国春秋事情就已经出现粽子了,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诗人屈原而吃粽子”,粽子是具有文化积淀的食物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会往粽子里面加入红烧猪肉、咸鸡蛋、香菇、红豆等等食物,粽子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样,比如有腊肉香肠粽、松仁莲子粽、蛋黄火腿粽等等口味。
 
最好的味道,要给最“棕”要的人。快和喜欢的人一起pick美味的粽子吧。
 
    赛龙舟

    在端午节的时候赛龙舟也是一个传统活动,在一些靠近河流的地区经常会举行赛龙舟活动。相传屈原投河自尽后,渔夫划船在江中打捞屈原的身体,然而依然没有找到,因此,人们为了纪念屈原,会在每年的五月五号划龙舟以表示对屈原的哀思。
 

端午赛龙舟,用力才能出粽。肆意放“粽”,奔赴你所热爱的山海。

    佩香囊

    古时候人们认为给小孩子佩戴香囊具有避邪驱瘟的效果,甚至会在香囊内部装上一些艾草、朱砂、香药等,然后再缝起来,再用一些五彩线扣在香囊的头部,结成一串。有些地区也会互送香囊表达爱意。
 

世间纵有千百好,唯有你最“粽”要。每一个端午,粽有相思,想送你一个香囊,祝福你岁岁平安。

    悬挂艾叶

    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在门眉歘悬挂一串艾叶,表示驱除瘟疫和瘴气。艾叶有一股清香,能够驱赶蚊虫,具有净化空气、杀菌消毒的作用,因此,古代人们会在门眉处插上艾叶以防止疾病传播。在端午节的时候插艾叶的习俗也一直流传下来。
 

悠悠艾草香,绵绵情意长,小电祝同学们端午安康,假期愉快!
 

    粽叶再厚裹不住思念,五彩绳再长缠不住童年,端午节这天糯米等到了棕叶的拥抱,小电却还在等你的拥抱。愿衣襟带花,岁月风平,深情皆不负,祝所求皆所愿,所行化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