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时光里,高建行始终秉持着对知识的敬畏与热爱。在学校课程体系与优质的教学资源滋养下,他以勤奋为舟,以探索为桨,在学术的海洋中笃定前行。学校雄厚的师资力量为他提供了坚实的后盾,老师们悉心指导,帮助他攻克学习难关。每一次与难题较劲的坚持,都化作成长的基石。在这里,他不仅收获了扎实的专业知识,更在学校注重实践与创新的教学理念引导下,培养了独立思考与创新实践的能力。成绩始终名列前茅,获得多次校内奖学金。每一个奖项、荣誉的获得,不仅是对他过往努力的肯定,更凝聚着学校的精心培育激励他继续攀登学术高峰。 矢志竞逐攀高峰 硕果盈枝映初心
学科竞赛的竞技场上,高建行凭借实力脱颖而出。学校高度重视学科竞赛,为学生搭建了广阔的竞赛平台。他曾获第十八届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第十六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三等奖;2024年全国大学生创新发明大赛全国二等奖;第十三届中国教育机器人大赛暨首届未来卓越工程师大赛总决赛特等奖;2023年第五届国际青年人工智能大赛一等奖;2024年第六届国际青年人工智能大赛人工智能艺术与公益主题赛三等奖;第三届“创祎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国家级银奖;第十四届“毕昇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新技术创新应用竞赛三等奖等。此外,他还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项。这些荣誉的勋章下,是高建行不懈的努力,是他对创新的执着追求,更是学校科创育人成果的生动见证。
躬身公益献真情
长电精神展担当
课余时光里,高建行始终秉持奉献精神,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2025年2月5日 - 2月26日,他在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西合营镇穆下堡村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利用假期,他多次深入乡村,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关怀,为村民解决实际问题。在公益实践中,他践行着长电学子的社会责任,每一次帮扶都是双向的成长,每段公益经历都如璀璨星辰,照亮他践行社会责任的前行之路,成为生命中最珍贵的精神财富。
· 学长学姐寄语 ·
接受自己的普通,然后努力与众不同。或许我们没有惊才绝艳的天赋,也难以拥有一帆风顺的人生,但这正是生命最真实的底色。普通从来不是枷锁,而是让我们轻装上阵的起点。尝试未曾涉足的领域,在失败中积攒经验,在热爱里深耕不辍。
问 大学期间参加了很多社团活动,如何平衡社团工作和学习的关系
答 大学期间,社团活动与学习的平衡是一门需要动态调整的艺术。学校丰富多元的校园文化与科学合理的课程安排,为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我的经验是:以学业为基石,以社团为拓展,用高效管理实现双赢。
问 在成长过程中,是否有某位老师、同学或家人对你产生了深远影响?
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 学校浓厚的科创氛围与传承有序的实验室培养模式,让我有幸遇见实验室的上一任会长,大学生涯才有了真正的转折。在专业技术方面,他教会了我建模方面的相关知识,在竞赛方面不断鼓励并引导我设计构思自己的创新点。是他让我明白:竞赛的意义不只是奖项,更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抗压心态的磨练,而这也正是学校通过各类竞赛想要培养我们的核心素养
问 在追求优秀的过程中,你也会遇到压力和挫折,你是如何调整心态,保持积极向上的状态的?
答 学校开设的心理健康课程与丰富的心理辅导活动,教会我许多调整心态的方法。首先,接纳不完美是成长的起点,每次挫败都暗藏改进的密码;其次,建立弹性目标体系,将大梦想拆解为可量化的阶段任务;最重要的是培养“旁观者思维”,当焦虑来袭时,我会想象五年后的自己回看此刻——那些当时觉得天大的困难,其实都是塑造更好自我的珍贵刻刀。真正的积极不是没有低谷,而是每次跌倒后,都能带着更清晰的自我认知重新出发。
以勤奋为舟;以创新为翼;以奉献为帆。高建行是荣誉加冕的标杆,更是逐梦路上的追光者。他是青春的楷模,激励更多学子以他为镜,在奋斗征程中绽放璀璨光彩,书写与长电同频奋进的热血篇章。
18
08月
18
08月
15
08月
28
07月
24
07月
21
07月
16
07月
13
07月
04
07月
04
07月